-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盆腔炎引起下腹痛,主要原因包括病原體感染、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鄰近器官炎癥蔓延以及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檢查方法多樣,治療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 1.病原體感染:常見的病原體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侵入盆腔引發炎癥,導致下腹痛。 2.產后或流產后感染:產后或流產后,宮頸口未完全關閉,此時若不注意衛生,易發生感染。 3.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如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等,若器械消毒不嚴格或術后不注意護理,可能引發炎癥。 4.鄰近器官炎癥蔓延:如闌尾炎、腹膜炎等,炎癥可直接蔓延至盆腔。 5.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經期不注意衛生、使用不潔衛生巾等,增加感染風險。 檢查方面,通常會進行婦科檢查、B 超檢查、血常規檢查等。治療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同時,可配合物理治療促進炎癥吸收。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總之,盆腔炎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規范治療,注意個人衛生,預防病情加重。
2024-10-14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