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中醫治療常從調理臟腑、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等方面入手,方劑有烏梅丸、參苓白術散、芍藥湯等。 1. 調理臟腑:中醫認為潰瘍性結腸炎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通過調理脾胃、肝腎等臟腑,恢復其正常功能。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能健脾益氣。 2. 清熱利濕:針對濕熱內蘊的情況,采用清熱利濕的方法。白頭翁湯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 3. 健脾益氣:脾胃虛弱是常見病因,可用參苓白術散健脾滲濕、益氣止瀉。 4. 疏肝理氣:若情志不暢影響病情,以疏肝理氣為主。逍遙散可疏肝解郁、健脾和營。 5. 活血化瘀:久病多瘀,采用活血化瘀法。少腹逐瘀湯能活血祛瘀、溫經止痛。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需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選擇合適的方劑。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09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鳳斌 主任中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從中醫醫院總結經驗來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應從調整人體的臟腑功能入手,在緩解病情、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方面有明顯優勢。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方劑 大腸濕熱證 治則:清熱化濕,調氣行血。 方藥:芍藥湯加減。 中成藥:葛根芩連片等。 脾虛濕蘊證 治則:健脾益氣,除濕升陽。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 中成藥:補脾益腸丸等。 脾腎陽虛證 治則:健脾補腎,溫陽化濕。 方藥: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等。 肝郁脾虛證 治則:疏肝理氣,健脾和中。 方藥:穰瀉要方合四逆散加減。 中成藥:腸炎安片等。 陰血虧虛證 治則:滋陰養血,益氣健中。 方藥:駐車丸合四君子湯加減。 寒熱錯雜證 治則:溫中補虛,清熱化濕。 方藥:烏梅丸加減。 (2)外治法 1中藥灌腸和栓劑 中藥灌腸及栓劑具有能直接作用于病位,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的特點。中藥保留灌腸一般將斂瘡生肌、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類藥物配合應用。我科常用灌腸藥物為辨證選擇方劑的灌腸方以及院內制劑復方毛冬青化瘀灌腸液、雙料喉風散、云南白藥、田七末、血余炭等。 2中藥封包治療: 改良通絡寶(科室自制劑) 外敷腹部,適用于虛證。 五香止痛散(科室自制劑) 外敷臍部,治療各種久痢之腹痛。 五香止瀉散(科室自制劑) 外敷臍部,適用于緩解期之脾虛濕蘊癥的患者。 7穴位貼敷: 清腸散(科室自制劑) 穴位:大腸俞、上巨虛、下巨虛、脾俞、天樞、關元。適用于實證患者。 溫脾散(科室自制劑) 穴位:足三里、內關、上脘、中脘、天樞。適用于虛證患者。 4八髎穴按摩(許鑫梅教授經驗): 宣暢腸道氣機,減輕腹痛、腹瀉癥狀,同時具有提肛作用,可緩解患者里急后重癥狀。
2024-10-09 23:4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