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口臭的產生通常與口腔衛生不佳、消化系統問題、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以及肝腎功能異常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改善衛生習慣、治療基礎疾病、使用藥物等。 1.口腔衛生不佳:食物殘渣在口腔中發酵,滋生細菌,產生異味。應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 2.消化系統問題: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等,可能導致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產生異味。需調整飲食,必要時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 3.呼吸系統疾病:像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炎癥分泌物會產生臭味。需針對炎癥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 4.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時,體內代謝紊亂,可能出現口臭。要控制血糖,可使用二甲雙胍等藥物。 5.肝腎功能異常:肝臟和腎臟功能障礙,體內毒素堆積,也會引起口臭。需治療原發疾病,改善肝腎功能。 總之,口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需要綜合分析,明確病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和改善口臭。
2024-10-09 18: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延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多數人的口臭是由牙周疾病引起的,但消化科也發現,不少牙周健康且注意口腔衛生的人,會因胃病而同時伴有強烈且頑固的口臭。其根本原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潰瘍的重要因素,而該菌不僅傷胃,還因為分解尿素而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等有臭味的氣體,特別是后兩種氣體,是形成口臭的重要原因。此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達到60%,而其中有70%會形成口臭、便秘。可見其普遍性。 另外,幽門螺桿菌導致胃腸功能下降,食物在胃腸中滯留時間過長,經胃腸道內其他細菌腐敗分解產生各種有臭味的氣體,也會加重口臭。 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口臭,氣味強烈持久,一般處理方法效果都不明顯。不過,若經檢查(作呼吸實驗、胃鏡等)確定是該原因,然后進行針對性抗菌治療,如使用抑酸藥、抗生素及鉍劑,只要流程規范,效果一般都比較顯著。隨著菌量的下降,口臭自然會減輕。
2024-10-10 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