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消化道潰瘍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食物選擇、飲食習慣、飲食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飲食量等。 1. 食物選擇: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魚肉、新鮮蔬果。避免粗糙、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堅果。 2. 飲食習慣:細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 3. 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4. 避免刺激性食物:減少辛辣、酸甜、過冷過熱食物的攝入,如辣椒、醋、冰淇淋、熱湯。 5. 控制飲食量:每餐不宜過飽,七八分飽為宜,防止胃過度擴張。 總之,消化道潰瘍患者遵循上述飲食注意事項,有助于促進潰瘍愈合,減少病情復發。但飲食調整只是輔助治療,患者還需遵醫囑進行規范的藥物治療,并定期復查。
2024-10-13 14: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延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秋冬季節正是消化性潰瘍的好發季節。引起潰瘍病的原因很多,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損傷,此外,胃黏膜的保護作用下降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一般來說,對于消化道潰瘍要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抑酸藥物治療、胃黏膜保護劑治療和促動力藥物治療。在急性發作期,制酸是首要的治療方法。 另外,由于胃潰瘍有部分患者有癌變的可能,因此,不建議單獨使用中醫藥治療,應該給予規范的抗潰瘍治療6周,然后3個月后復查胃鏡,直至潰瘍完全消失。 真正治愈潰瘍病,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而且潰瘍病的發病、癥狀的輕重、潰瘍病的愈合均與一日三餐有密切關系。潰瘍病患者的飲食必須“柔軟、精細”。 (1)定時進餐,避免過饑過飽。每餐進食量要有一個基本定量。吃得太飽會使胃竇部過度擴張,增加胃泌素的分泌,而使胃酸增多;吃得過少,食物不能充分中和胃酸,潰瘍可受胃酸刺激而引起疼痛,并難以愈合。 (2) 提倡細嚼慢咽,保持思想松弛、精神愉快,切忌暴飲暴食。因為細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入胃后不僅能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而且其所含表皮生長因子可抑制胃酸分泌和促進胃黏膜再生。吃飯時氛圍要和諧,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抑郁,否則會引起胃功能紊亂,不利于潰瘍愈合。 (3) 飲食溫度要適宜,勿過燙過冷。過熱食物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甚至使潰瘍面血管擴張而引起出血;過冷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病情。所以,進食的食物溫度以45℃為宜。 (4) 食物必須切碎煮爛。食物要柔軟、精細,加工方法可選用蒸、煮、氽、燴、燜等烹調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煙熏、腌臘、醋熘、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以免造成食物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增加胃腸負擔。
2024-10-13 19:5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DU),亦包括發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圍及具有異位胃黏膜的Meekel憩室的潰瘍。潰瘍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常見,兩者之比約為3:1。10%-15%的潰瘍病無癥狀,以胃潰瘍多見。潰瘍病的發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男、女之比為2:1,而胃潰瘍男女發病率幾乎相等。有1%一2%胃潰瘍可發生癌變,十二指腸潰瘍兒乎小發生癌變。消化性潰瘍的發作有季節性,秋冬和冬春之交遠比夏季常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