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輝東 醫師
贛州市于都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正常人的排便次數和量會受到飲食、消化功能、腸道菌群、運動量以及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每天 1 至 3 次排便,每次排便量約 100 至 300 克被認為是正常范圍。 1.飲食:飲食結構對排便有重要影響。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使排便更規律和順暢。 2.消化功能:個體的消化能力存在差異。消化功能良好的人,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排便相對正常;而消化功能較弱者,可能會出現排便不規律或量的變化。 3.腸道菌群:健康平衡的腸道菌群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代謝,維持正常的腸道蠕動和排便。 4.運動量: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腸道肌肉的收縮力,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的頻率和順暢度。 5.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及時的排便習慣,都有助于維持正常的排便。 總之,正常人的排便次數和量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但如果排便次數或量明顯偏離正常范圍,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如腹痛、腹脹、大便性狀改變等,應及時就醫,排查是否存在腸道疾病。
2024-10-23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差異很大,有的人可以一天數次,有的人可能數天一次。一般對健康人來說,幾乎60%的人都是每天一次,30%的人大約一天兩次以上,只有10%的人會幾天一次。 現在大家公認的正常標準是:正常人的排便頻率為每周三次至每日三次,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克,當然還要結合個人習慣來作判斷。一般來說,日超三次是腹瀉,三天以上排便一次算是便秘。 腹瀉與便秘的直接原因是由胃腸的情況決定的。每個人胃腸道的長短、腸道的蠕動頻率、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排便的頻率自然會有差異。另一方面,疾病也會導致排便的頻率發生改變。 如果排便次數每日超過三次,便量每日大于200克,且水分超過排便總量的85%,就說明腸道可能受感染,或者患上腸道刺激癥狀。這是就要前往醫院仔細檢查,尋找引起疾病的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如果在正常吃飯的情況下,排便三天以上才勉強來一次,多半是便秘。如果連續十余天仍未排便,那么就要警惕腸道內發生了堵塞,可能是腸道粘連、套疊等原因導致梗阻。
2024-10-23 1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