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治療方法也因病情而異,包括手術、放療、化療、激素治療、靶向治療等。具體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絕經延遲、遺傳因素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7-08-18 10:12
1.肥胖:體內脂肪過多會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患病風險。
2.高血壓:長期高血壓狀態可能影響內分泌平衡,促使子宮內膜癌發生。
3.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謝紊亂,可能影響激素代謝,增加發病幾率。
4.絕經延遲:絕經晚,雌激素作用時間長,易引發子宮內膜病變。
5.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子宮內膜癌患者,親屬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6.激素治療:適用于晚期或復發患者,常用藥物有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羥孕酮等。
7.化療:常用藥物有紫杉醇、順鉑、卡鉑等,多聯合用藥。
8.靶向治療:如抗血管生成藥物貝伐珠單抗等。
總之,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治療方法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選擇。早期診斷、規范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