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月經呈水色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貧血、內分泌失調、婦科炎癥、子宮內膜病變、子宮功能性出血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7-08-11 14:53
1.貧血:當身體貧血時,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降低,可能導致經血顏色變淡呈水色。可通過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食用富含鐵和維生素 C 的食物(如瘦肉、蛋類、新鮮蔬果)來改善。
2.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生長和脫落,導致月經異常。需要保持規律作息、減輕壓力,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激素藥物(如戊酸雌二醇、黃體酮)調節。
3.婦科炎癥:如陰道炎、宮頸炎等,炎癥刺激可能影響經血顏色。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等。
4.子宮內膜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等病變會使月經出現異常。可能需要進行刮宮術或宮腔鏡手術治療,并送病理檢查。
5.子宮功能性出血:子宮的神經內分泌調節機制失常,引起子宮異常出血,顏色可能偏淡。可采用止血藥(如氨甲環酸、維生素 K)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要刮宮止血。
月經呈水色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若出現這種情況,應重視并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經期衛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