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慢性腹瀉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腸道感染、腸道非感染性炎癥、腸道菌群失調、食物過敏、內分泌疾病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7-07-12 10:34
1.腸道感染:多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患者常有腹痛、發熱等癥狀。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如使用諾氟沙星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
2.腸道非感染性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常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感。需完善腸鏡等檢查,治療常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等。
3.腸道菌群失調:可因長期使用抗生素、飲食不當等導致。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不成形。可補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來調節腸道菌群。
4.食物過敏:進食過敏食物后出現腹瀉。需明確過敏原,避免食用。必要時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過敏藥物。
5.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代謝加快,可引起腹瀉。需治療原發病,如使用甲巰咪唑片等。
慢性腹瀉的原因復雜,治療方法也因病而異。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