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文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與飲食等因素相關,可導致便血、大便性狀改變。早期發現和治療對預后至關重要。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7-06-09 11:37
1.疾病原理:直腸癌由直腸黏膜細胞惡變引起,遺傳、環境、飲食等都可能是誘因。
2.癥狀表現:除便血、大便性狀改變外,還可能有腹痛、消瘦等。
3.檢查方法:常用直腸指檢、腸鏡、病理活檢等明確診斷。
4.治療選擇:未轉移者多采用手術,術后輔助放化療;轉移但有梗阻者也需手術。
5.藥物治療:常用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需遵醫囑使用。
6.康復護理:注意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定期復查。
總之,直腸癌應早發現早治療,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法,并注重康復護理,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