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越前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您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為了便于臨床觀察及選擇治療方法,根據癥狀特點1989年芝加哥FD專題國際會議將其分為5個亞型:運動不良樣亞型(DML):以腹脹、早飽、噯氣為主要表現。潰瘍樣亞型(UL):以規律性餐前腹痛、進食后可緩解、反酸為主要表現,但胃鏡檢查并未證實有消化性潰瘍。反流樣亞型(RL):突出表現為燒心、反酸或反胃。吞氣癥(AL):反復噯氣、打嗝,可伴有上腹脹和惡心,暖氣后上腹不適癥狀常無明顯減輕。情緒激動之后更明顯。非特異性型(US):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不能歸入上述類型者。常合并腸易激綜合征。Talley報道了美國Rochester地區(明尼蘇達州)居民中FD亞型患病率(以每100人計):UL為16%,DML為7.7%,RL為9.4%,US為8.5%o在亞洲,Kang報道了新加坡情況,在212名消化不良病人中160名為FD患者,DML占8%,UL占25%,RL占11%,各型重疊的混合型占32%,US為24%。而在韓國,DML占50%,UL占19%,RL占3%,US占13%,多有重疊,如同時有DML與UL的占9%,DML與RL均有者占5%。國內報道亦以DML常見,占40%,其次為各型重疊。然而以上亞型之間存在重疊現象,并且很多FD患者常同時伴有胃食管反流和腸易激綜合征的癥候群,因此,根據羅馬Ⅱ國際標準將伴有燒心、反酸、吞咽疼痛等的消化不良病人從FD范圍剔除,歸入胃食管反流病,而將FD分為三個亞型即:潰瘍樣消化不良它是以消化性潰瘍的癥狀為特征而無潰瘍的存在。動障礙樣消化不良胃排空延緩癥狀為主。反流型消化不良以反酸、胃灼熱、胸骨后疼痛為主要癥狀,反流性癥狀主要由胃食管反流所致,與胃食管反流病鑒別點主要根據是否伴有上腹部癥狀,胃鏡檢查無食管炎。非特異型消化不良癥狀不能歸于上述各型者。不少患者同時具有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癥狀,稱之混合型。臨床表現:上腹痛為常見癥狀,部分患者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癥狀。上腹痛多無規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與進食有關,表現為饑餓痛、進食后緩解,或表現為餐后0.5~3小時之間腹痛持續存在。早飽、腹脹、暖氣亦為常見癥狀,可單獨或以一組癥狀出現,伴或不伴有腹痛。早飽是指有饑餓感,但進食后不久即有飽感,致攝入食物明顯減少。上腹脹多發生于餐后,或呈持續性進餐后加重。早飽和上腹脹常伴有噯氣。惡心、嘔吐并不常見,往往發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嘔吐多為當餐胃內容物。不少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痛、注意不集中等精神癥狀,這些癥狀在部分患者與“恐癌”心理有關。常以某一個或某一組癥狀為主,在病程中癥狀也可發生變化。起病多緩慢,病程常經年累月,呈持續性或反復發作,不少患者有飲食、精沖等誘發因素。胃癌時表現上腹脹痛、鈍痛、隱痛,開始較輕微,逐漸加重,部分病人可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甚至進食或服藥可緩解。當胃癌侵及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疼痛可呈持續性劇痛,向腰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2017-01-07 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