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熱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癥,可能由飲食不當、情志失調、邪熱犯胃等引起。調理胃熱,可從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生活習慣改善、中醫理療、情志調節等方面著手。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6-10-18 14:15
1.飲食調整:多吃一些具有清熱降火作用的食物,如綠豆、綠豆芽、苦瓜、冬瓜、黃瓜、西瓜等。這些食物性質寒涼,能幫助清除胃中的熱邪。
2.藥物治療:可以選用黃連上清丸、牛黃清胃丸、藿香清胃膠囊等藥物。黃連上清丸有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的作用;牛黃清胃丸能清胃瀉火、潤燥通便;藿香清胃膠囊可清熱化濕、醒脾消滯。但用藥需遵醫囑。
3.生活習慣改善: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適當增加運動量,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消化和代謝。
4.中醫理療:如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等,能調節脾胃功能,緩解胃熱癥狀。
5.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以免肝郁化火影響胃部。
總之,調理胃熱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且要持之以恒。同時,如果胃熱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