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靜 主任醫師
烏魯木齊愛德華醫院
婦產科
-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部分或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分娩損傷、長期腹壓增加、盆底組織發育不良或退行性變等。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關于醫院技術,應綜合多方面評估,不能簡單評價某一家醫院。 1. 病因: 分娩損傷:分娩過程中造成盆底肌肉、筋膜和韌帶過度伸展、撕裂。 長期腹壓增加:慢性咳嗽、長期便秘、肥胖等導致腹壓長期過高。 盆底組織發育不良:先天盆底組織結構薄弱。 衰老:隨著年齡增長,盆底組織萎縮退化。 營養不良:影響盆底組織的支持功能。 2. 癥狀: 輕者一般無癥狀。 重者可感到下腹墜脹、腰酸,陰道有腫物脫出。 脫出物摩擦可導致潰瘍、出血等。 伴有排尿、排便困難。 3. 診斷: 醫生通過婦科檢查,觀察子宮脫垂的程度。 還可能借助超聲等檢查評估盆底組織結構。 4. 非手術治療: 盆底肌肉鍛煉:如凱格爾運動。 子宮托:適用于全身狀況不適宜手術者。 改善生活方式:治療慢性咳嗽、便秘,控制體重。 5. 手術治療: 曼氏手術:適用于年輕、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經陰道子宮全切及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適用于年齡較大、無生育需求者。 盆底重建術:利用生物材料修復盆底缺陷。 子宮脫垂應引起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選擇治療方法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生育需求、健康狀況等因素。就診時應選擇正規醫院,由專業醫生評估病情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16-09-29 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