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選芳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膽道出血是指肝內、外膽道系統的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可能引起嚴重后果。患者常表現為腹痛、黃疸、嘔血或黑便等。如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6-09-25 13:24
1.臨床表現:觀察有無右上腹疼痛、發熱、黃疸,以及消化道出血癥狀。
2.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可了解血紅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檢查,判斷凝血是否異常。
3.影像學檢查:B超可發現膽道擴張、結石等;CT有助于明確出血部位。
4.內鏡檢查:如十二指腸鏡,能直接觀察膽道情況。
5.血管造影:是診斷膽道出血的重要方法,可明確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綜合上述多種檢查方法,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般可以明確膽道出血的診斷。及時診斷對于后續治療和預后非常重要。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道出血? 膽道出血系肝膽疾病、創傷、手術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膽道較大量出血。臨床分為外科性、感染性、醫源性和其他原因和膽道出血。這些原因均可導致膽管與伴行血管間的異常通道,隨著兩側壓力的變化,而導致出血。由于出血使膽道壓力增高、血凝塊的刺激,可有膽絞痛、黃疸和上消化道出血的三聯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