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開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順,飲食難下,或納而復出的病證。發病可能與情志、飲食、久病等有關。嚴重時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建議及時就醫。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6-08-09 16:20
1.疾病原理:噎膈多因憂思惱怒、酒食所傷、年老腎虛等,導致氣、痰、瘀交阻于食道。
2.治療方法:針灸可緩解癥狀,取天突、膻中、足三里、內關、膈俞等穴。痰多加豐隆,胸膈痞滿加中脘、大陵。
3.藥物治療:可使用啟膈散、通幽湯等中藥方劑,但需遵醫囑。
4.飲食調理: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辛辣、油膩、堅硬食物。
5.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
6.日常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咽,不宜過快、過急。
噎膈需綜合治療,患者應積極配合,注意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康復。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噎膈? 噎膈是以吞咽困難,飲食受阻于食管,飲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為主癥的病證。噎即噎塞,指吞咽不暢或困難;膈即格拒,指飲食難下,或食入即吐。噎可單獨為病出現,亦可為膈之前驅,但臨床多噎膈并見。多因情志失和,飲食所傷,年老體弱,臟腑失調,以致津血枯槁,氣血痰瘀互結填塞胸膈,阻于食道而成。西醫學中食管癌、賁門癌、食管良性狹窄、食管炎、食道賁門弛緩癥等相當于噎膈病,消化系統食管的其他疾病在臨床上若出現以本病為主要臨床表現者,均可參照本節進行辨證論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