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胃病證是一類常見的內科病癥,其形成通常與感受外邪、飲食內傷、情志不遂、臟腑失調及其他因素有關,主要病癥包括胃脘痛、胃痞、腹痛、痢疾、嘔吐、呃逆、噎膈、泄瀉、便秘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6-08-02 14:25
1.感受外邪:如風、寒、暑、濕等外邪侵襲脾胃,影響其正常功能。例如外感風寒可能導致脾胃氣滯,出現胃脘疼痛、嘔吐等癥狀。
2.飲食內傷:過度進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或飲食不規律,損傷脾胃。比如暴飲暴食易引發胃脘痛、嘔吐、泄瀉。
3.情志不遂:長期的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可導致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胃。像肝郁氣滯會引起胃痞、呃逆等。
4.臟腑失調:其他臟腑的病變也可能影響脾胃,如腎陽不足,脾失溫煦,可出現泄瀉。
5.其他因素:如勞累過度、久病體虛等,使脾胃虛弱,功能失常,引發各類脾胃病證。
總之,脾胃病證的成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前往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接受專業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