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哪些癥狀?
我最近每個月都有固定的一天要請生理假,因為我的經痛不是普通等級,常會痛得在地上打滾!去檢查醫生說是患了子宮內膜異位,開了一些藥治好過,但是藥一停沒多久又復發了!后來有醫生建議我趕快結婚生子,說這樣癥狀可以獲得緩解。我沒有放棄,用了婦炎丸之后,痛經有明顯的減輕,到現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也基本上痊愈了。我有點擔心我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復發,想多了解一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多樣,常見的有痛經、月經異常、慢性盆腔痛、不孕、性交疼痛等。 1. 痛經:這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之一,多為繼發性痛經,且逐漸加重。 2. 月經異常:可能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 3. 慢性盆腔痛:下腹及腰骶部出現長期的疼痛,尤其在月經期間加重。 4. 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影響卵巢功能、輸卵管通暢性等,導致受孕困難。 5. 性交疼痛:在性生活時,可能因異位病灶的刺激而產生疼痛。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0-14 11: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與體征隨異位內膜的部位而不同,并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 一、癥狀 (一)痛經:為一常見而突出的癥狀,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并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斷高漲,使異位的子宮內膜增生、腫脹,如再受孕激素影響則出血,刺激局部組織,以致疼痛.如系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更可促使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異位組織無出血的病例,其痛經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經過后,異位內膜逐漸萎縮而痛經消逝.此外,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可查出許多炎癥過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癥過程伴有活躍的腹膜病變,從而產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類物質引起疼痛或觸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鏡檢所查出的疾病程度.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顯著,但無痛經者,占25%左右.婦女的心理狀況也能影響痛覺. (二)月經過多: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可能由于內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據天津、上海兩地報道,原發性不孕占41.5~43.3%,繼發性不孕占46.6~47.3%.不孕與內膜異位癥的因果關系尚有爭論,盆腔內膜異位癥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的正常進行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認為長期不孕,月經無閉止時期,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的機會;而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 (四)性交疼痛:發生于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五)大便墜脹:一般發生在月經前期或月經后,患者感到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而其他時間并無此感覺,為子宮直腸窩及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偶見異位內膜深達直腸粘膜,則有月經期直腸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圍繞直腸形成狹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癥狀,故與癌瘤相似.
2024-10-14 11: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與體征隨異位內膜的部位而不同,并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 一、癥狀 (一)痛經:為一常見而突出的癥狀,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并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斷高漲,使異位的子宮內膜增生、腫脹,如再受孕激素影響則出血,刺激局部組織,以致疼痛.如系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更可促使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異位組織無出血的病例,其痛經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經過后,異位內膜逐漸萎縮而痛經消逝.此外,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可查出許多炎癥過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癥過程伴有活躍的腹膜病變,從而產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類物質引起疼痛或觸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鏡檢所查出的疾病程度.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顯著,但無痛經者,占25%左右.婦女的心理狀況也能影響痛覺. (二)月經過多: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可能由于內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據天津、上海兩地報道,原發性不孕占41.5~43.3%,繼發性不孕占46.6~47.3%.不孕與內膜異位癥的因果關系尚有爭論,盆腔內膜異位癥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的正常進行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認為長期不孕,月經無閉止時期,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的機會;而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 (四)性交疼痛:發生于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2024-10-14 11: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你好!患者以繼發性、漸進性加劇的痛經為特點,以下腹部及肛門墜脹痛為主,可于月經前1~2天開始,月經后消失,疼痛從腰骶部、腹部開始,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疼痛的程度與異位灶的部位有關,但與病灶的大小不成正比,如子宮骶骨韌帶部位的較小異位結節可導致病人難以忍受的疼痛,而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癥狀較輕或無癥狀。25%的患者可無痛經,而20%~30%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慢性下腹疼痛。15%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可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點滴出血。是由于卵巢被異位囊腫所破壞,或者卵巢被粘連包裹致卵巢功能紊亂而引起月經失調;同時患者常合并有子宮肌瘤或者子宮腺肌瘤也可致月經過多或者經期延長等。
2024-10-14 11: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時稱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子宮內膜雖可生長在遠離子宮的部位,但絕大多數病變出現在盆腔內生殖器官和其鄰近器官的腹膜面,故臨床常稱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1、癥狀:因人而異,且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癥狀。約20%患者無明顯不適。1)痛經和持續下腹痛:繼發性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且多隨局部病變加重而逐年加劇。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于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一日最劇,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失。疼痛的程度與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如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疼痛較輕,而散在的盆腔腹膜小結節病灶反可導致劇烈痛經。偶有周期性腹痛出現稍晚而與月經不同步者。少數晚期患者訴長期下腹痛,至經期更劇。2)月經失調:15~30%患者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月經失調可能與卵巢無排卵、黃體功能不足或同時合并有子宮腺肌病或子宮肌瘤有關。3)不孕:正常婦女不孕率約為15%,內膜異位癥患者可高達40%。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孕的原因可能與盆腔內器官和組織廣泛粘連和輸卵管蠕動減弱,以致影響卵子的排出、攝取和受精卵的運行有關。但盆腔解剖無明顯異常的輕癥患者亦可導致不孕,說明不孕的原因絕非單純局部解剖異常所致。現多認為內膜異位患者的不孕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黃體期功能不足:內膜異位癥患者卵泡和黃體細胞上的LH受體數量較正常婦女為少,以致黃體期黃體分泌不足而影響受孕。②未破卵泡黃素化綜合征(LUFS):此病征為卵巢無排卵,但卵泡細胞出現黃素化,患者雖體溫呈雙相,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但無受孕可能。其診斷依據是在應有的排卵期后4-10日,腹腔鏡檢時,卵巢表面未見排卵孔;在LH高峰后2日,B型超聲檢查時卵泡仍繼續生長;月經周期中,腹腔液量無增加,特別是腹腔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無突發性增高。有報告證實內膜異位癥患者LUFS的發生率較正常婦女顯著增高,故多并發不孕。Konincks則提出由于LUFS存在,腹腔液中雌、孕激素水平低下,不足以抑制逆流至腹腔內的內膜細胞種植,因而導致盆腔內膜異位癥,故認為LUFS正是內膜異位癥的發病原因。但此學說尚未為人們所認同。③自身免疫反應: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子宮內膜抗體,可干擾早期受精卵的輸送和著床,腹腔內巨噬細胞增多亦可吞噬精子和干擾卵細胞的分裂從而導致不孕。4)性交痛:性交時由于宮頸受到碰撞及子宮的收縮和向上提升,可引起疼痛,一般表現為深部性交痛,多見于直腸子宮陷凹有異位病灶或因病變導致子宮后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經來潮前性交痛更為明顯。5)其他特殊癥狀: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便血一般為腸粘膜充血而非粘膜潰破出血所致。嚴重的腸道內膜異位癥可因直腸或乙狀結腸腸腔受壓而出現腸梗阻癥狀。異位內膜侵犯膀胱肌壁可在經期引起尿痛和尿頻,但多因嚴重的痛經癥狀所掩蓋而被忽略。異位內膜侵犯和壓迫輸尿管時,可出現一側腰痛和血尿,但極罕見。此外,身體其他任何部位有內膜異位種植和生長時,均可在病變部位出現周期性疼痛、出血或塊物增大,典型病例如剖宮取胎術后的腹壁癱痕子宮內膜異位,術后每當經期時出現腹部瘢痕疼痛,并可在搬痕深部們到劇痛的包塊,月經凈后疼痛緩解,但下次經期時又復發作,且隨時日延長,包塊逐漸增大,腹痛亦多加劇。除上述各種特殊癥狀外,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時,陳舊的暗黑色粘稠血液流人腹腔可引起突發性劇烈腹痛,伴惡心、嘔吐和肛門墜脹。疼痛多發生在經期前后或經期,其癥狀類似輸卵管妊娠破裂。
2024-10-14 21:5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