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便失禁是指肛門括約肌失去對糞便和氣體排出的控制能力。引起老年大便失禁的原因較多,如肛門直腸局部病變、神經系統疾病、肌肉功能障礙等。治療藥物包括止瀉藥、腸道菌群調節劑、神經調節劑、肌肉松弛劑等。 1. 止瀉藥:如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內的毒素和水分,減輕腹瀉癥狀,從而有助于改善大便失禁。 2. 腸道菌群調節劑:像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功能。 3. 神經調節劑:例如甲鈷胺片,對神經損傷有一定的修復和營養作用。 4. 肌肉松弛劑:比如鹽酸乙哌立松片,能緩解肛門括約肌的緊張。 5. 抗膽堿能藥物:如阿托品,可減少腸道蠕動和分泌。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肛門括約肌訓練、物理治療等。同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制定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2024-10-14 1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癥狀一般由于脾腎陽虛引起的結合老人的年齡比較大等情況看是脾腎陽虛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建議您是您給患者口服附子理中丸進行治療
2024-10-14 11: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排除肛腸疾病導致的可能,建議看下醫生,做下檢查,平時避免不利刺激
2024-10-14 11: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處理應高度重視個體化治療,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應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老年人通常表現為輕度的大便失禁大多數患者可通過內科保守治療得到滿意的療效大便失禁的臨床治療包括內科治療、生物反饋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1.內科治療對于大便失禁患者,應首先進行內科保守治療,這也是手術治療的基礎。(1)調整飲食、生活習慣:避免大量飲食、食用粗糙和有刺激性的飲食。對固體性糞便失禁每天飯后按時甘油灌腸和鼓勵病人多活動是有利的(2)清潔局部: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便后坐浴。大便過頻時應洗腸,有濕疹時予鋅霜外用(3)清除糞塊嵌塞:對糞便嵌頓者須及時清除,單純洗腸不能奏效者應戴手套用手將直腸內干粗的糞塊分割后再灌腸排出。清除糞塊嵌塞的目的不僅?是緩解嵌塞,更主要的是防止復發,不能完全清除結腸內的糞塊是復發的最常見的原因。為避免復發,這類患者應定期灌腸,適當增加液體和纖維素性飲食鼓勵多運動,必要可按便秘加用藥物治療。總之,要保持直腸空虛、清潔。(4)應用止瀉劑:對全結腸切除術后或腹瀉患者,可予復方樟腦酊(樟腦酊)、氰苯哌酯/阿托品(復方苯乙哌啶)、堿式碳酸鉍(次碳酸鉍)等治療。(5)針灸:對末梢神經損傷所致的大便失禁患者,可行針灸治療如選擇長強、百會承山等穴位。2.生物反饋治療近年來該法已被用于大便失禁,成功率為70%~80%。對于肛門外括約肌尚有一定支配的特發性大便失禁患者有一定的療效方法是將一個球囊放入患者的直腸,球囊的壓力結果讓患者看到。當球囊充氣達一定的體積時,患者應該感覺到直腸的膨脹感并根據球囊壓力的變化用力做縮肛動作球囊每充氣1次,患者根據所看到的球囊壓力變化就做1次縮肛動作,每天堅持這種反饋訓練,在患者能夠感覺球囊對直腸的膨脹的前提下球囊的充氣量逐漸減少,直至患者能夠建立正常的肛門直腸協調運動。對特發性大便失禁患者進行生物反饋訓練的先決條件是患者的肛門外括約肌尚存一些神經支配,直腸尚有一定感覺能力對那些完全失去神經支配的患者,這種訓練的結果令人失望。生物反饋訓練是一種價值低廉、見效迅速、安全的治療方法。3.外科治療對內科保守治療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2024-10-15 04:4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可發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