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糜爛性十二指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精神因素、膽汁反流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調整生活方式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若檢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需進行根除治療,常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2.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規律進食。 3.藥物刺激:如因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導致,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4.精神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焦慮、緊張,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5.膽汁反流: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減少膽汁反流。 總之,糜爛性十二指腸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促進病情恢復。
2024-10-22 15: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般西醫采用奧美拉唑配合胃動力藥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療)!!不過中醫辨證治療效果好些!胃食管返流與飲食有關。油膩、高脂肪、高蛋白和粗纖維等不好消化的食物攝入過多是引發返流的一個重要誘因。吃油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長期吃這種食品,發生胃食管返流的可能比較大。除了油膩食物之外,甜食也容易讓人返酸、燒心,所以要盡量避免吃的過量。預防胃食管返流是十分重要的。改變生活方式是與防泛酸、燒心的最好辦法。盡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紅薯、土豆、芋頭;嚴格戒煙和停止飲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馬上躺下,睡前2---3小時最好不要進食;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時把床頭抬高10---20厘米,都會有幫助的。另外我們認為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心理因素對消化系統的影響也十分大,像焦慮、抑郁都會讓消化系統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在緊張的時候注意緩解壓力也同樣重要。
2024-10-22 15: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醫生建議:你好!糜爛性十二指腸炎是能治好的,這病在醫學中是屬于一般的疾病,一般堅持吃一段時間的藥物是能治好的。建議可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阿莫仙)阿莫西林適用于敏感菌(不產β內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平時飲食要定時,進食不要太快,避免過飽過饑。戒酒戒煙,穩定情緒,解除焦慮。平時飲食應有規律,忌食生冷、干硬和煎炒油炸的食物。注意精神情緒,鍛煉身體。
2024-10-22 15: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對于你描述情況建議你可以吃點達喜,或者是奧美拉唑也行,盡量少食用對胃刺激性較大的食物注意保暖和天氣變化,提倡飲食清淡,進行合理的體育運動,保持大小便通暢,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對于病情的緩解會有所幫助的
2024-10-22 15: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上應消除病因、注意飲食,可選擇藥物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具體需要結合您的實際病情確定完善準確的治療方案。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在飲食應注意:首先,要注意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胃的活動是有規律的,胃的生理活動包括運動、分泌等,決定了它的功能。當飲食不規律時,必將導致胃活動的不協調。其次,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芥末、生蒜等,同時避免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的食物。第三應以吃易消化的軟飯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蘿卜等;豆漿、牛奶營養高且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應列為常用食品。最后,應戒煙或少吸煙。吸煙可影響胃粘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粘膜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是產生胃炎的原因之一。淺表性胃炎不必長期服藥醫生忠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飲食習慣等,都與疾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說明疾病康復過程中,注意生活和飲食的調養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胃腸道疾病。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正確地選擇和調配飲食,會加速慢性胃腸道疾病的康復。飲食調養:醫生常讓消化性潰瘍病患者多吃蔬菜甘藍,這是因為甘藍中的某種成份能提高胃粘膜的抵抗力,并促使潰瘍加速愈合。又如,芹菜富含纖維素,纖維素有刺激大腸、使其蠕動增加、促進排便的作用,因此,對于便秘患者,多吃芹菜就可以起到治療作用。祖國醫學也非常重視飲食的養生和治病作用。中醫認為草藥和食物,都有其各自的性能功效,用藥和進食一樣,若調配恰當,能預防和治療疾病,調配不當,容易誘發疾病或加重病情。比如,夏日炎熱,容易"上火",人們常喝些寒性的綠豆湯,就能預防和治療"上火"和中暑,此時若常吃些辛熱的辣椒,就容易促使或加重其"上火",引起胃熱、口臭等病癥。再如,冬季寒冷,年老體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經常感到怕冷,這時適當吃些性能溫熱的羊肉,能起到補虛暖身的作用,而若這些人常吃性寒的苦瓜,就會加重他們的病情。胃腸道疾病的發病誘因,飲食因素比較常見,比如飲食無規律、不衛生、暴飲暴食、偏食等等。許多患者的慢性胃腸道疾病反復發作,不能痊愈,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究其原因,與不注意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學會正確合理地為自己選擇調配飲食,對疾病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淺表性胃炎禁服的藥物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因其胃黏膜已處于充血、水腫、點狀出血與糜爛狀態,因而對其服用的藥物有一定的限制。如誤服或使用下面幾種藥物,輕則加重胃黏膜的損傷,使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癥狀加重;重則引起胃潰瘍和不易察覺的胃出血,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貧血、體質下降、抵抗力低下,容易并發其他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禁服的藥物有:(1)水楊酸類:阿司匹林,水楊酸鈉。(2)苯胺類:撲熱息痛,非那西丁。(3)比唑酮類:保泰松,氨基比林。(4)其他抗炎有機酸:消炎痛,布洛芬。(5)抗生素類:四環素。(6)糖皮質激素: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
2024-10-23 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