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引起閉經的原因有很多:(一)子宮性閉經 先天性陰道及(或)子宮缺如或發育不良均可引起原發性閉經。過度的刮宮或嚴重的感染如結核等造成內膜損傷或粘連,哺乳時間過長使子宮內膜萎縮等,均可引起續發性閉經。(二)卵巢性閉經 因卵巢病變引起的閉經。繼發閉經可因卵巢功能早衰、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后以及卵巢男性化腫瘤等。(三)垂體性閉經 發生在青春期前的垂體腫瘤可導致原發閉經。(四)下丘腦性閉經 下丘腦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過度精神緊張、憂慮、恐懼、生活環境改變,均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與丘腦下部功能失調,出現閉經。特別是年青婦女。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更易出現紊亂現象。常首先表現在排卵功能異常而出現閉經。其他如嚴重營養不良,特別是神經性厭食癥、消耗性疾病、嚴重貧血等,都可影響下丘腦GnRH的合成分泌,而引起閉經。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眠爾通及避孕藥等,也可引起閉經。垂體瘤患者除影響GnRH合成分泌外,還可使PIF及多巴胺受抑制,出現閉經及泌乳,稱閉經泌乳綜合征。(五)其他內分泌腺異常 腎上腺、甲狀腺及胰腺等功能紊亂時也可影響月經。建議你到醫院婦科進行系統檢查,明確病因后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3 06: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閉經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下丘腦性閉經、垂體性閉經、卵巢性閉經、子宮性閉經以及其他因素導致的閉經等。 1.下丘腦性閉經:下丘腦是調節內分泌的重要中樞,精神應激、體重下降、過度運動、藥物(如避孕藥、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抗抑郁藥氟西汀)等因素可能影響下丘腦功能,導致閉經。 2.垂體性閉經:垂體腫瘤、空蝶鞍綜合征等疾病會影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引起閉經。 3.卵巢性閉經: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功能性腫瘤等,會使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異常,引發閉經。 4.子宮性閉經:子宮內膜損傷(多次刮宮)、宮腔粘連、先天性子宮發育不良等子宮問題可導致閉經。 5.其他因素: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減退等內分泌疾病,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閉經。 總之,閉經的原因多樣,需要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病史以及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一旦出現閉經,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2 16: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引起閉經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閉經的成因有,內分泌系統不健全,腎氣不足、懷孕;哺乳期血海不能滿盈,催乳激素促使性激素分泌減少;50歲左右進入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等因素所致。病理性閉經的原因是由於生殖器下端段的先天性缺陷,處女膜閉鎖或后天性損傷造成粘連,使月經不能外流形成隱經或假性閉經。先天性無卵巢或發育不良,卵巢損壞或切除,卵巢腫瘤,卵巢功能早衰導致卵巢閉經。腦垂體損壞,腦垂體腫瘤,原發性腦垂體促性腺功能低下,形成腦垂體性閉經。精神、神經因素有消耗性疾病,性染色體異常,貧血,肥胖,生殖功能性營養不良癥,藥物抑制綜合癥,溢乳閉經綜合癥,多囊卵巢綜合癥及其他內分泌腺影響所致的丘腦下部閉經。治療本病需辨證求因,要到醫院檢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對癥治療
2024-10-22 16: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會引起閉經的原因很多,如多囊卵巢綜合征也會出現閉經,因此要到醫院查明是什么原因造成閉經的。建議到正規醫院的婦產科看看。閉經地危害必要時做診斷性刮宮及性激素測定等;有時全面的體格檢查及甲狀腺、腎上腺或胰腺功能測定也不可少,以便查明原因,對癥治療。如果只圖省事,盲目求醫用藥無疑雪上加霜。建議口服敏堯依能靜膠囊延緩更年期的到來,調理月經不調,改善痛經癥狀,學會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快;少食刺激、辛辣食品,多吃青菜蔬果,少攝取動物性脂肪。
2024-10-22 16: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閉經是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閉經原因錯綜復雜,有發育、遺傳、內分泌、免疫、精神異常等多種問題,也可由腫瘤、創傷以及藥物因素導致。正常月經周期的建立有賴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之間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以及子宮內膜對性腺激素變化的周期反應,因此無論上述哪一個環節發生變化都可導致閉經,所以對于閉經的診斷和治療應針對病因。
2024-10-22 16:3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