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光輝 副主任醫師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醫院
其他
外科
-
糖尿病是一種多種原因導致的以高血糖為主要的慢性為特征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長期的血糖的增高多表現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的受損,并且危及心,腦,腎臟,周圍神經,眼睛,以及壞足等并發癥,目前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冠心病以及腦血管的疾病,而后期多合并糖尿病腎病的并發癥,因此說及時的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2018-07-04 19: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老年人患糖尿病病程長,如控制不好,易出現并發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2016-07-25 20:25
1,心血管疾病.據調查,近半數糖尿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謝障礙,甚至還可以有水,鹽代謝和酸,堿失調.以上這些代謝障礙是發生動脈硬化的基礎,故糖尿病患者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癥,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常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腦血栓.調查表明,糖尿病人腦血栓的發病率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變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緩慢,極易發生腦血栓.同時,體內各種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幾種因素互相協同作用,最終發生腦血栓.
3,糖尿病性腸病.糖尿病性腸病是其中晚期主要并發癥之一.其發病原因尚不明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是植物神經病變引起的,但也有不同意見,主要表現為腸道功能紊亂,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用抗菌素無效.
4,白內障.據統計,在白內障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約占30%.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和眼內房水中葡萄糖濃度偏高,葡萄糖在代謝中轉變為山梨醇物質積聚在晶體內,造成晶體纖維腫脹,進而斷裂,崩解,最終完全混濁,引起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5,難于控制的肺結核.據有關資料統計,糖尿病病人并發肺結核者占肺結核患者的10%~15%,比正常人高出3-5倍.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差,高糖環境更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糖尿病并發肺結核后,由于高糖環境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且因維生素a缺乏,削弱了呼吸系統的抵抗力,并可因消瘦,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抵抗力降低,故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常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
6,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引起腎臟內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合并癥,一般發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常無任何腎病癥狀,一旦出現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說明患者已有持續性蛋白尿,其腎臟內的腎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時的糖尿病性腎病已進入中,晚期,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三五年后將發展成腎衰.
7,性功能障礙.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陰莖動脈管腔變窄,供血量減少而造成勃起不堅或勃起難以持久,形成陽痿;或因代謝紊亂;引起神經功能低下和性激素減少.進而降低了性興奮性,引起性功能減退.據統計,男性糖尿病患者中伴發陽痿者高達50%以上,女性患者約50%有性欲減退現象.
8,糖尿病骨病.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病人骨骼系統出現的嚴重并發癥.糖尿病骨病的發生與骨的異常代謝有關.實驗研究證明,糖尿病患者成骨細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嚴重受損,而破骨細胞功能僅輕度受抑制,骨吸收遠遠超過骨形成,造成骨細胞的大量丟失,臨床出現嚴重的骨質疏松,使骨對外界沖擊力的抵抗作用明顯喪失,輕度外力即可造成骨的重度變形,這就是糖尿病人產生嚴重骨病損的病理基礎.
9,膀胱病.糖尿病人持續的高血糖可損害盆神經的感覺傳入纖維以及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內括約肌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使膀胱感覺缺損和逼尿肌張力下降,表現為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晚期由于膀胱逼尿肌和內括約肌麻痹,出現神經性膀胱的典型癥狀--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10,感染.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抵抗力削弱,白細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處于體表的皮膚粘膜及與外界相通的組織器官,易發生感染.如皮膚上的毛囊炎,癤,癬,口腔中的牙周炎,齒槽膿腫,肺部的肺炎,肺結核,以及尿路感染,陰道炎等.建議糖尿病患者多注意飲食習慣,多運動,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暢!這樣可以有效克制糖尿病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賈春寶糖尿病足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達到3%有余,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4500萬,并以每年約150萬的速度遞增.人們開始對糖尿病都不太重視,據而出現并發癥,后果相當嚴重. 足病,腎病,眼病,腦病,心臟病,皮膚病,性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足病的治療: 對于糖尿病濕性壞疽現象,應即早的進行治療,從目前來看,由賈春寶博士研究的“真菌療法”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治療方法,由于臨床治愈率高而受到糖尿病行業的推崇,通過“真菌療法”,不但可以免除患者被截肢的痛苦,而且治療費用較低,負作用小,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2016-07-25 20:32
(1),對于糖尿病足濕性壞疽的患者來說,創面處理是比較費事的,濕性壞疽患者易感染,出膿,臭味十足,給護理增加了不少難度.但是對于糖尿病足來說,創面的處理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由哈爾濱賈春寶糖尿病足研究院發明的“真菌療法”在臨床處理糖尿病濕性壞疽中具有明顯優勢,“真菌療法”采用外敷的方法,能過專業的技術,可以將足病患者的創面清理徹底,而且消炎效果十分明顯,通過賈春寶糖尿病足研究院在龍博門診部的長期觀察,使用“真菌療法”可讓輕度糖尿病足濕性壞疽在五周內重新愈合,對于嚴重壞疽者,通過內服和外敷結合,最快可以三個月內愈合.
(2),對于干性壞疽第一,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穩定. 第二,根據傷口狀況進行創面切開引流,清創,消炎,止疼. 第三,服用中藥調理臟腑,恢復體質,止血生肌,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快傷口愈合(中藥調理是重中之重).中藥對治療糖尿病足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降低高血凝
2,改善微循環
3,止血生肌
4,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快傷口愈合
5,增強體質 第四,加強足部護理:控制好飲食,及時糾正低蛋白血癥和水電解質平衡的失調.
(3),對于混合性壞疽,“真菌療法”在外部創傷處理方面顯示出更大的優勢,在哈爾濱賈春寶糖尿病足研究院的臨床觀察中,使用“真菌療法”可以快速控制外部感染,它比許多抗生素更管用,更持久,可以讓治療贏得時間.傳統抗生素治療一般劑量越用越大,而且對患者的心臟,肝臟和腎功能的副作用很大,而“真菌療法”者避免了這些副作用.目前,“真菌療法”已在沈陽,北京,唐山等醫院開始進行臨床使用,使用都均由哈爾濱賈春寶糖尿病足研究院的專家進行會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狀態有利于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同時高血糖狀態也抑制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見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2,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發生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未經治療,治療中斷或存在應激情況時.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嚴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由于酮體是酸性物質,致使體內發生代謝性酸中毒.3,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4,心臟病變: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有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等.5,神經病變:在高血糖狀態下,神經細胞,神經纖維易產生病變.臨床表現為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個別患者出現局部肌無力,肌萎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表現為腹瀉,便秘等.6,眼部病變:糖尿病病程過長會合并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常見的病變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1,與醫護人員配合,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長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口服降糖藥,胰島素)2,積極治療血脂異常.長期堅持飲食療法,少吃動物脂肪,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等.必要時使用調脂藥物.3,適當的運動對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合并癥有較好的作用,應長期堅持鍛煉.運動方式應采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4,調整體重.預防糖尿病血管病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5,伴有高血壓時,加服降血壓藥,有效控制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6,不吸煙,不飲酒.7,建立正確,有規律的糖尿病飲食.少食多餐,控制淀粉,脂肪的攝入,蛋白質類的可以多吃些.
2016-07-25 20: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酮癥酸中毒:這是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延誤診斷或治療可導致死亡。在幼齡或高齡、昏迷或低血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2、非酮癥性高滲綜合征:本綜合征多見于老年患者,病死率極高,即使在水平高的醫院死亡率仍可高達15%。 3、乳酸性酸中毒:此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發生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服用苯乙雙胍者。 (二)糖尿病并發癥之慢性并發癥。 1、心血管并發癥: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心血管并發癥有冠心病、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跳過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2、腦血管病:糖尿病腦血管病以腦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缺血性腦病最為常見,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腔隙性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等。這是糖尿病患者殘廢或早亡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出現病變,如角膜異常、虹膜新生血管、視神經病變、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 4、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尿蛋白,腎炎,腎衰,尿毒癥等病變。 5、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結果,出現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嚴重者甚至截肢。 6、糖尿病骨關節病:本病發生率雖然不高,但可致關節脫位、畸形,嚴重影響關節功能,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 。 7、口腔疾病:糖尿病患者機體對細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頜面部組織及口腔內的牙齦和牙周組織易發生感染,可引起齒槽溢膿、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牙周炎。此類并發癥發病初期就可以使全身情況突然惡化,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死亡
2016-07-25 20:4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醫生建議:糖尿病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視網膜脫落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還可造成傷口愈合慢易感染追問:周圍性肺癌都有哪些癥狀醫生回答:肺癌有可能出現胸痛胸悶咳嗽痰中帶血追問:一開始是淋巴后來是肺醫生回答:奧追問:我能發語音不醫生回答:可以你發吧追問:我姥爺一開始這個是啊啊然后醫生說什么啊醫生回答:什么意思追問:就是周圍性肺癌晚期的時候都會有什么癥狀啊醫生回答:周圍型肺癌和其他肺癌在癥狀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就是咳嗽胸悶憋氣發熱等癥狀追問:總是喝水是怎么回事醫生回答:血糖高了患者就會有口渴的癥狀追問:會出汗是吧醫生回答:會發熱追問:就是快去世的時候都會有哪些癥狀醫生回答:昏迷呼吸微弱追問:哦哦謝謝醫生回答:不客氣
2016-07-25 2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