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胃脹氣口苦,求藥治
你好,我這些日子為經常不舒服,昨天去醫院作胃鏡檢查是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現在總感到胃有脹氣。有時還感到苦。請問有什么藥可以治療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常由胃十二指腸功能失常、胃酸反流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使用藥物等。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莫沙必利、鋁碳酸鎂咀嚼片、枸櫞酸鉍鉀、多潘立酮等。 1. 改變生活方式:避免睡前進食,抬高床頭,戒煙戒酒,減少高脂肪、巧克力等食物攝入。 2. 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食管和胃黏膜的刺激。 3. 莫沙必利: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胃排空,減少反流。 4. 鋁碳酸鎂咀嚼片:能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 5. 枸櫞酸鉍鉀:保護胃黏膜,促進胃黏膜修復。 6. 多潘立酮:增強胃動力,緩解胃脹等癥狀。 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應遵醫囑用藥,并注意調整生活習慣。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復診。
2024-10-22 17: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性病變.其發病機理主要為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減弱,繼發性食管蠕動障礙是使食管炎持續存在并加重的因素.病因:本病系因食管下端擴約肌功能失調,胃和(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癥.治療:1,改善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減少反流.2,減少胃酸刺激.3,擴張治療.4,必要時手術治療.
2024-10-22 17: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食道炎是一個會反復發作的疾病.尤其是飲食不當,飲酒、吸煙、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甜食會引起食道炎的反復.所以,治愈后要好好調養,防止反復發作.發作后要及時治療.你可以中藥治療,不要長期吃制酸劑,久服會使胃粘膜萎縮.
2024-10-22 17: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你好,你這樣的問題要及時的觀察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就是胃的噴門松弛引起的胃液返流出現的癥狀,我建議你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或人參健脾丸平時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飯后多出去外面散步。謝謝你的咨詢。希望能幫到你。
2024-10-22 17: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關門法”在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有一個環形肌內圈,醫學上稱為“幽門括約肌”。平時它緊閉著,不讓十二指腸內的液體(包括膽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經消化完畢時,才適時開入,使食糜得以進入腸內,接受進一步消化。如果各種原因使幽門括約肌壓力下降而關閉不嚴,或十二指腸出現了逆向蠕動,“壞分子”們就得以乘隙而入。某些藥物通過加強調控神經肌肉的作用,可使幽門括約肌關閉.門關嚴了,反流自然可以減少了.常用藥物有:⑴嗎丁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⑵普瑞博思,5-10毫克,每天3-4次;⑶胃復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以上藥物任選一種即可。應當注意的是,上述藥品應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服用時間不得少于2周。二“驅逐法”膽汁等一旦進入胃內,如能加強胃的蠕動,使這些“不速之客”還沒有來得及胃黏膜接觸,就被趕出“大門”,自然就不會損害胃黏膜了。如果再加強十二指腸的正向蠕動,減少其病態的逆向蠕動,也有利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前面介紹的那些常用藥品,就有這樣的功能。三“收編法”膽汁既已入胃,也可以采取辦法,設法在胃內對它們加以處置,“就地收縮”。有一類藥物,如思密達,就有吸附膽汁等物質的作用。思密達的片狀結構,就像有夾層的威化餅干那樣,有大量的吸附能力,從而吸咐膽鹽,消除有毒的溶血性卵磷脂(引起胃炎的“罪魁禍首”之一)。思密達還可以薄薄地覆蓋在受損傷的胃黏膜上,隔離有害因素的侵害。服用時,將1袋思密達(3克)倒入50毫升溫水中搖勻,使它的樣子像牛奶一樣,就可以服用了。以上這些治療方法,如果能配合運用,則效果更好。一部分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在膽系疾病(如膽石癥、膽囊炎以及膽囊切除后);或與一些十二指腸疾病(如幽門管或十二指腸潰瘍、胃次全切除手術后等)有關,也應針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才更有效。
2024-10-22 2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