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小君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胃炎的主要癥狀就是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腹脹,有時候會伴有發熱,腸胃炎一般是腸道內細菌感染引起的,可能是吃了變質的食物導致,出現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抗菌消炎藥物,胃腸道保護藥物治療,比如可以使用慶大霉素,氧氟沙星,腸炎寧,黃連素,蒙脫石散等,藥物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2018-06-30 22: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急性腸胃炎是胃腸粘膜的急性炎癥,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本病常見于夏秋季,其發生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中醫根據病因和體質的差別,將胃腸炎分為濕熱、寒濕和積滯等不同類型。 胃腸炎引起的惡心、嘔吐通常發病較急,開始多腹部不適,繼而惡心、嘔吐。腹部陣發性絞痛并有腹瀉,每日數至數十次水樣便,黃色或黃綠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惡寒、頭痛等。少數病例可因頻繁吐瀉,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酸中毒。
2016-07-14 21:38
(1)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
(2)起病急,惡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癥狀。
(4)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發病因素細菌和毒素的感染急性腸胃炎 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病毒亦可見到。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患病后應臥床休息,初24小時給予流質飲食,多喝開水,嚴重者暫時禁食,癥狀緩解后可進稀飯。嘔吐時可給予胃復安(滅吐靈),每次10毫克,一日2-3次肌注。腹痛時,654-2每次1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或阿托品,每次0.3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或普魯本辛,每次15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抗生素應用:因家庭無法測細菌菌種,可按常見細菌感染用藥(參閱急性胃炎用藥)。病情重者,請去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中藥治療:可酌用保和丸、霍香正氣丸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急性腸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于細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上消化道病狀及程度不等的腹瀉和腹部不適,隨后出現電解質和液體的丟失.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2016-07-14 21: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腸胃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這是食物中毒引起.徵狀包括: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發燒,出汗.可因長期大量喪失體液而致脫水甚致休克.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嘔吐,腹瀉等徵狀約在二至四天后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細菌(沙門桿菌)感染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此時患者可能沒有什麼徵狀,卻是個帶菌者,可以傳染他人.
2016-07-14 21: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及腹痛。胃腸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學毒物或藥品導致。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及腹痛。 胃腸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學毒物或藥品導致。 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2016-07-14 21:5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腸胃炎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2016-07-14 2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