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月經量少且不準時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內分泌失調、子宮疾病、精神因素、過度節食、藥物影響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增生和脫落,導致月經量少且周期紊亂。常見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2.子宮疾病:子宮內膜炎、宮腔粘連、子宮肌瘤等子宮疾病,會影響子宮的正常功能,導致月經異常。 3.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能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從而影響月經。 4.過度節食:營養攝入不足,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物質,影響激素合成,導致月經失調。 5.藥物影響: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避孕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影響月經。 6.其他:甲狀腺功能減退、高泌乳素血癥等也可能引起此類癥狀。 如果出現月經量少且不準時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月經恢復正常。
2024-10-22 12: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一般來說,經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宮內膜的增生變厚,為受孕做準備.遇上情緒緊張,環境改變,或心理壓力加大,或突然變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導致內分泌的暫時性紊亂,,使經血量增多或減少月經時出血少,這種情況日后是會影響受孕的營養不良,繁重的工作任務和較大的活動量要消耗較多能量,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和熱量,如果吸收的養分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要,有氣血虧得現象,服用烏雞白鳳丸也可以.不要過分的擔心,先調理一下,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注意保暖,一定不要在月經期間行房事,適量的做些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2024-10-22 12: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月經量少的原因是:常見的是內分泌原因,如各種激素分泌異常或不排卵等;另外可能是子宮內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結核引起內膜病變或人工流產,刮宮引起子宮內膜薄等.因此你需到醫院做以下檢查以確診月經少的原因.首先應取血檢查各種激素水平以了解你體內激素水平有無異常,并堅持測量基礎體溫2-3個周期了解有無排卵;同時可做結核菌素試驗和血沉檢查以確定有無結核活動.如果有內分泌異常或無排卵,則應根據具體哪些激素不正常以及是否要求生育等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處于結核活動期,則應抗結核治療;如果以上檢查均正常則無需處理.
2024-10-22 12: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人流和產后,都會有月經不調或月經減少或增多的現象。正常月經量為30~50ml,多的也有80ml。你的量減少的話,如果在正常經血量情況下,并且經血為粉紅色還是比較正常的。不過還是建議你,產后女性引發婦科炎癥的機率比較高,你也可以做下婦科檢查。祝你健康!
2024-10-22 12: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經血過少一般會抽血檢查,檢查促卵泡素,黃體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黃體酮,來確定是卵巢還是腦垂體的激素出問題.其次量基礎體溫制圖,以觀察是否有排卵,或是否出現黃體酮不足的情形.還可超音波檢查,偵測子宮內膜厚度及是否排卵.如果是因子宮粘連造成子宮頸堵塞引起,可用子宮鏡分開后置入避孕器,再用激素治療3個月.假如是黃體酮不足,可以補充黃體酮或使用卵巢治療.放松心情,減少生活上的壓力也有助于月經正常.分型治療 1.血虛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藥:八珍湯加味. 黨參12克黃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術10克大白芍12克當歸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靈脾9克山茱萸9克雞血藤12克加減:脾虛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陳皮6克;經期者,宜加紅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隱冷者,加文葉9克,烏藥9克. 2.腎虛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藥:歸腎丸加減. 菟絲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當歸9克熟地10克淮山藥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靈脾10克補骨脂9克加減:經期加莪術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烏藥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9克紅花6克當歸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烏藥9克澤蘭葉12克京三棱9克加減:瘀久化熱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脹者加枳殼9克,木香9克;經少不暢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術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氣滯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濕治法臊濕豁痰通絡. 方藥;蒼附導痰丸.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陳皮6克炙甘草3克蒼術9克香附9克膽南星10克枳殼9克六神曲9克丹參12克加減:經期者,加沒藥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膩,院問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腎虛者,加鎖陽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注意事項 1.引起月經過少的因素很多,要仔細詢問病史和認真檢查分析病案,正確辨證治療,防止其發展為閉經. 2.作內分泌激素檢查時必須停服合內分泌激素藥物3個月,至少1個月以上.在分析報告時應問清末次月經日期及抽血日期,然后按其抽血處于月經哪一期,對照該期的正常參考值進行分析. 3.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或卵巢早衰等病表現月經過少要予以重視,如果單純中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采用中西藥同時治療. 4.月經過少伴月經后期者要與流產或宮外孕鑒別,不可疏忽,以免耽誤病情.
2024-10-22 2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