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幼兒腹瀉的常見原因包括感染因素、飲食因素、過敏因素、氣候因素以及腸道菌群失調等。 1.感染因素: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感染是導致嬰幼兒腹瀉的重要原因。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感染等。 2.飲食因素:喂養不當,如過早添加輔食、食物過敏或不耐受、食物不新鮮等。 3.過敏因素:對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過敏,會引發腸道炎癥和腹瀉。 4.氣候因素:氣溫變化大,腹部著涼,可能影響腸道蠕動和消化功能。 5.腸道菌群失調:長期使用抗生素、腸道正常菌群建立不完善等,都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起腹瀉。 總之,嬰幼兒腹瀉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癥狀,及時調整飲食和護理方式。若腹瀉嚴重或持續不愈,應盡快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治療。
2024-10-21 18: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的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再則祝賀你“升級換代”啦!我來給你談談“嬰幼兒腹瀉”。嬰幼兒腹瀉原因有兩個: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飲食不當,喂養不合理。如暴飲暴食,或給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過多,過雜,以及生冷食物吃得過多等,致使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二是胃腸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腸道炎癥,從而導致腹瀉。下面我給你介紹幾則用食療成功治愈“嬰幼兒腹瀉”的藥膳秘方:1)大蒜2只。將大蒜燒炭存性,加開水泡服,每日數次。本方專治小兒久瀉不止。2)生姜(炒鹽)、大棗、紅糖各6克。將生姜和大棗共煎50分鐘,加入紅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或完谷不化之小兒泄瀉。3)蔥白12克、生姜6克、艾葉20克、仙人掌根30克。將藥物搗爛,調拌雞蛋清,外敷貼患兒肚臍處。本方主治小兒感受外邪引起的腹瀉。4)生姜適量,燒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湯一起送服。本方主要應用于因小兒腸炎所引起的腹瀉大便帶血者。5)石榴花25克、藕節4個、麥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鐵莧15克、金櫻子15克、馬蘭頭10克,水煎服,每日2次。7)蒼術、白術、澤瀉、防風、甘草各3克,陳皮、厚樸、茯苓、豬苓、升麻、肉豆寇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虛寒瀉。8)山楂、神曲、制半夏、萊菔子、陳皮各6克,麥芽、茯苓各9克、連翹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傷食瀉。9)葛根9克,車前子9克,澤瀉、茯苓各9克,黃芩、神曲各6克,川樸、甘草各3克,川連2克。水煎服,每日2次,適宜于濕熱瀉。10)黨參、茯苓、白術、苡仁各9克,甘草、陳皮、桔梗、砂仁各3克,山藥、蓮肉各12克,扁豆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脾虛瀉。11)蘋果1--2個,去心搗泥,分數次喂服。12)胡蘿卜250克,水煮取濃汁,分數次喂服。13)粳米50克、山藥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14)扁豆60克,水煮取濃汁,分次服用。 最后,必須注意千萬不可濫用抗菌藥物,只有細菌所致者,才是抗菌藥物的適應癥。切勿濫用收澀止瀉藥,特別是急性期,一般不要用。嚴重腹瀉和嘔吐,可引起脫水和酸中毒等,如處理不及時容易產生不良后果,故應及時送醫治療。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1 18: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腹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拉稀。腹瀉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加較多;二是大便性質改變,帶有較多水分。造成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叫腸炎。細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病毒引起的為病毒性腸炎,其病原主要為腸道病毒。還有一種近幾年來發現的輪狀病毒,因其形態似車輪,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腸桿菌炎多發生在夏季,所以也稱夏季腹瀉。病毒性腸炎多見于秋季,故也稱秋季腹瀉。這類腹瀉也稱感染性腸炎或感染性腹瀉。 由于飲食質量問題引起腹瀉的有:吃了不新鮮或變質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稱為急性胃腸炎。因為食物的量或質超過了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負擔過重引起腹瀉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醫所說的“傷食瀉”。 其他,還有胃腸道以外的其他系統有病時,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引起腹瀉者,稱為腸道外消化不良。因食量不足引起的腹瀉叫饑餓性腹瀉。在正常情況下大便次數增多的稱生理性腹瀉。
2024-10-21 18: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腹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拉稀。腹瀉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加較多;二是大便性質改變,帶有較多水分。造成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叫腸炎。細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病毒引起的為病毒性腸炎,其病原主要為腸道病毒。還有一種近幾年來發現的輪狀病毒,因其形態似車輪,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腸桿菌炎多發生在夏季,所以也稱夏季腹瀉。病毒性腸炎多見于秋季,故也稱秋季腹瀉。這類腹瀉也稱感染性腸炎或感染性腹瀉。由于飲食質量問題引起腹瀉的有:吃了不新鮮或變質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稱為急性胃腸炎。因為食物的量或質超過了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負擔過重引起腹瀉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醫所說的“傷食瀉”。其他,還有胃腸道以外的其他系統有病時,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引起腹瀉者,稱為腸道外消化不良。因食量不足引起的腹瀉叫饑餓性腹瀉。在正常情況下大便次數增多的稱生理性腹瀉。康樂時代網
2024-10-21 18: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一般措施1.提倡母乳喂養。如人工喂養,要注意適當稀釋牛奶和消毒食具,最好每日煮沸或蒸氣消毒1次。食品應新鮮、清潔。2.喂養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淀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食物的品種。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腹部著涼。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4.夏季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和護理。天氣炎熱時應多喂一些水,不宜吃得過飽和過食油脂多的食品。避免在夏季斷奶。5.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菌素。(二)食療預防1.扁豆粟米粥:扁豆角30克、黨參(或人參)10克,同煎去滓取汁,入粟米50克煮粥,經常食之,可防小兒腹瀉。2.山藥扁豆糕:山藥200克(去皮切成薄片)、鮮扁豆50克、紅棗肉(切碎)500克、陳皮絲3克,共和勻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脾胃虛弱者最宜。二、既病防變本病轉歸主要取決于素體脾胃強弱,治療遲早得當,以及感邪輕重性質。感受暑熱濕邪最易傳變,其結果,或暑邪化火,內陷心包;或瀉下不止,傷陰傷陽。另大瀉不止,傷及脾陽,土虛水旺又可見慢脾風。(一)一般措施1.調整飲食:一般輕度腹瀉仍可喂母乳,但應縮短喂奶時間,延長間隔時間。如牛奶喂養,應將牛奶比平常更稀釋些,并去掉上面一層奶皮。稍大的幼兒,應給易于消化的粥類。腹瀉重者,應暫時禁食6~8小時,使胃腸道得到很好的休息。2.補充水分:為防脫水失鹽,喂奶間隔時間和禁食時,要注意多給小兒一些糖鹽水、淡茶水、胡蘿卜水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補液鹽”。3.護理: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清洗肛圍,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復感染。腹瀉日久者,還要注意排便姿式,避免將小兒過分屈體,引起脫肛。(二)中醫論治防變1.傷食型:初宜導滯通下,給予七珍丹、一捻金等;繼健脾止瀉,給予保和丸、山楂健脾丸等。2.濕熱型:宜葛根芩連湯加減。若煩躁不寧,欲化火內陷,加用石決明、天麻、鉤藤、玳瑁、羚羊角粉、紫雪丹之類;若口渴目陷,小便短赤,欲傷陰津,加用連梅湯,酸甘化陰;若四肢不溫,神萎情淡,陽氣衰弱,急用參附龍牡湯,或酌加人參、附子、五味子等;若見神情淡漠,昏睡露睛,手足蠕動,欲致慢脾風,意加人參、附子、肉桂等,或加固真湯。3.虛寒型:當用錢乙六味白術散或益黃散,酌加補骨脂、益智仁、吳茱萸或枳術丸。(三)食療防變此法主要適用年齡稍大的幼兒和輕型腹瀉。1.萊菔粥:萊菔子(炒)研末,與米同煮粥。適用于傷食型腹瀉。2.苡米粥:生苡米、白米(苡米的1/3量),先將苡米煮爛,后入白米煮粥。適用于濕熱型腹瀉。3.山藥粥:山藥與糯米共煮粥。適用于虛寒型腹瀉。(四)單驗方1.山楂炭、炮姜炭共研細末,每次1克,溫開水調服,每日3次。2.石榴皮9克,水煎加紅糖內服,每日3次。適用于久瀉不止。3.大蒜帶皮在火上燒熟,剝去皮,搗成泥狀,摻少許白糖加水服,每日2~3個蒜頭。4.吳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共研末。每次用1.5克,以陳醋或植物油調和成糊狀,敷于臍部,外以紗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用于傷食型、虛寒型腹瀉。(五)針灸推拿療法1.先針足三里,后針氣海。腹瀉不止,加刺止瀉穴(關元上5分)。亦可用艾條懸灸神闕10分鐘。嘔吐者,加針內關。2.捏脊療法:患兒俯臥,醫生以兩手拇指、食指頂住病兒皮膚,自長強穴(尾骨部)沿脊柱至大椎穴(平肩處)提拿皮肉,中間不要脫手,連捏3遍,每日1次。對脾胃虛弱,久瀉不愈的患兒療效較好。<腹瀉>
2024-10-22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