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雯雯 主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宮頸原位腺癌是否切除子宮,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患者年齡、生育需求、病情程度、身體狀況、治療意愿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07-15 20:09
1.年齡:年輕患者可能傾向保留生育功能,年長患者切除子宮風險相對較低。
2.生育需求:有強烈生育愿望者可嘗試保守治療,無生育需求則更易選擇切除。
3.病情程度:若病變范圍廣且深,切除子宮更利于徹底治療。
4.身體狀況:身體較差難以耐受復雜治療,切除子宮可能更適合。
5.治療意愿:患者對不同治療方式的接受程度也影響決策。
總之,宮頸原位腺癌是否切除子宮應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癱的表現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種各樣,但早期多見:(腦癱嬰兒前半期(6個月以內)的早期癥狀.
2016-06-23 22:21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固定姿勢,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后一個月就可見到.
7.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9.身體扭轉: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錐體外系損傷.
10.頭穩定:如4個月俯臥能抬頭或坐位時頭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志.
11.斜視: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12.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13.注視手:6個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慮為智力低下.有些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在嬰兒后半期(6-12個月)則有一些其他癥狀表現:
1.能翻身6個月以后還不能翻身,有診斷意義.
2.使用下肢6-7個月不用下肢短暫地支持體重3.用單手7-10個月的嬰兒不用單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細動作,如捏小東西,解扣,系腰帶靈活,協調,在7-10個月出現有診斷意義.
5.能獨坐7個月不能獨坐.
6.能抓站10個月不能抓站.
7.會與人再見10個月以后有診斷意義.
8.使用腳尖站立10個月還用腳尖站立.
9.能邁步13-15個月以后,還不會邁步.
10.流口水及“吃手“12個月以后有診斷價值.腦癱的主要伴隨損害1.健康和體力的障礙:腦癱病兒一般身長較正常兒童矮,營養亦差,常有呼吸障礙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2.智能,情緒問題,并發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動,情緒不穩,自閉亦多,智商測定困難.
3.癲癇據統計約有半數伴發癲癇.
4.語言障礙由于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能和生長環境等原因導致.
5.聽覺障礙難聽程度從高音到低音障礙種種一,家長應早作聽力檢查.
6.視覺障礙約20%的腦癱病兒有眼的障礙,注要為內斜,外斜等眼球協調障礙,其次為眼震和凝視障礙及近視,上方視麻痹等.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表情不豐富不會被逗笑情緒不穩定身體素質弱跟一般同齡的孩子比較技能差得多一般三歲才能會走路
2016-06-23 22: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總是一個人玩,與外人接觸少,另一個就是常被責被的孩子容易內向
2016-06-23 22: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愛的教育,無論做什么,讓孩子知道大人是愛他的
2016-06-23 22: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