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青 主任醫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月經不調多與受涼勞累,精神因素以及內分泌失調。中醫認為腎虛,血虛。血熱,血寒。血瘀,等都可以引起月經改變,月經不調。你可以到醫院去化驗檢查一下,如果沒什么問題。可以找當地中醫,通過辨證用中藥調理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飲食。
2018-07-16 15: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女性月經不調與腎、巢關系密切 女性月經不調已經成為社會和醫學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尤其是近幾年,這種現象更為普遍,由于生活壓卵巢力、生育、流產等原因,很多女性剛過30歲,因面部就出現色斑、皺紋,乳房干癟萎縮、松弛;陰道泌液減少,性機能減退,失眠、煩躁、潮熱、盜汗等癥狀,甚至有很多人在35歲左右就開始月經不調。 由于時代變化生活條件改善,女生早熟現象普遍,加上學業負擔繁重、社會工作壓力大,很多低齡女性備受痛經的折磨,而痛經月經不調又會導致其他婦科疾病。 2002年,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由我國最權威的醫學研究機構中國中醫研究院數10名資深研究員組成的中國女性月經不調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致力于研究女性月經不調的根本原因和最快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發現:腎臟、卵巢在女性月經不調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兩者緊密聯系,缺一不可,靠單一補腎或單一養巢都無法從根本上達到抗衰養顏的目的。 專家們一致認為,只有通過補腎養巢同時進行,才是真正解決月經不調的唯一途徑。 補腎+養巢,全面消除女性月經不調各種癥狀,輕松做女人
2016-06-15 17: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月經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于它受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每個女人的月經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現為月經不調。女性的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月經周期少至20天,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但是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謂的月經不調。指導建議:月經不調可以嘗試用中藥去調理一下,如中藥育宮培麟丸。而且還可以順便調理一下身體。平常的飲食要注意不要吃太多肥膩和生冷的食物,要保持心情舒暢,有空的時候多鍛煉一下身體,提高身體的素質。平常要多注意不要經常發脾氣,這樣會影響內分泌的,如果內分泌異常就會導致月經不調,應該時刻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要有太多情緒的波動,只要月經調理好了,這樣就會有排卵的了。
2016-06-15 17: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月經不調的致病因素很多,中醫認為外感寒、熱、濕邪,或內傷憂思郁怒,以及房事不節、流產等,都可以導?致氣血不調,以致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其實不是什么難治的病,只要是分清病證,對癥治療,才能治療的快,治療的徹底。月經不調一般有:
2016-06-15 17:35
1、血虛證,主要是經行后期,量少色淡,小腹空痛,身體瘦弱,面色萎黃,皮膚不潤,頭暈眼花,或心悸少寐;
2、血寒證,主要是經期延后,色黯而量少,小腹絞痛,得熱稍減,肢冷畏寒;
3、氣滯證,主要是經期后延,色黯量少,小腹脹滿而痛,精神抑郁,胸痞不舒,脅肋乳房作脹。
在治療月經不調上建議用《純中藥育宮培麟.丸》。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魏愛芹 醫師
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月經不調,建議食療
2016-06-15 17:43
1,大棗20枚,益母草10克,紅糖10克,加水燉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適宜于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后延,月經過少等癥
2,雞蛋2個,益母草30克,將雞蛋洗凈,同益母草加水共燉,蛋熟后去殼再煮20分鐘,吃蛋飲湯.適宜于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月經后延癥
3,紅高粱花,紅糖各適量,水煎,分2次飲服.適宜于月經提前,經量多而鮮紅者4,當歸,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鹽,飲湯食肉.適宜于月經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癥.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飯前吃,1次吃完.適宜,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如:,常見如卵巢功能異常,子宮疾病,宮腔疾病,內分泌功能紊亂,婦科炎癥,情緒波動,藥物影響,環境改變,過度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等.,建議你先排除影響月經的外界因素,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在日常生活方面應有規律,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經期要防寒避濕.防止過度節食,戒煙限酒.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多食用瘦肉,谷類,深綠葉蔬菜及含鈣豐富的食物,不宜過食生冷.保持心情舒暢.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如果癥狀仍未改善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遵醫囑及早針對性的治療.
2016-06-15 1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