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禮浩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一般引起反胃,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胃炎,有時候食管炎咽喉炎也可以會引起,婦女早孕反應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反胃的,所以最好是查明原因,如果是胃炎引起的,可以使用養胃護胃的藥物治療,比如可以使用胃炎顆粒奧美拉唑,嗎丁啉等,劇烈的藥物用法用量,請遵醫囑,平時要注意控制好飲食,不要吃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
2018-07-08 13: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病因病理: 漢代《金匱要略》記載反胃的臨床特征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并提出具體證治.唐代王冰在《素問》注文中認為此病的病機是無火,使脾胃無以腐熟水谷.元代《丹溪心法》認為反胃的病機為血虛,氣虛,有熱,有痰.明代《景岳全書》中的補命門火之說,是對此病治療的重要補充.西醫的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憩室,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壅滯癥,胃腫瘤,胃神經官能癥等,凡并發胃幽門部痙攣,水腫,狹窄,引起胃排空障礙,有反胃癥狀者,均可參考此病的內容辨證論治. 反胃的發生,主要為脾胃虛寒,胃中積熱,痰濁阻胃或瘀血阻絡等,影響胃氣通降下行,宿食不化而成.臨床治療: 反胃的病機已明,故臨證辨治應肝脾胃三者結合,以疏肝健脾治其本,通降胃氣治其標.做到疏而不傷正氣,補而不礙運氣,降而不伐胃氣.急性反胃多是邪盛,辨治較易.慢性反胃多因正虛,更須詳察細辨.用藥須輕靈,固護胃氣,不悖“慢性病有方有守”之古訓.如因腫瘤毒瘀等致病宜合清熱解毒化瘀散結柔絡之品.此外,患者頤養情性,注意飲食起居.
2016-06-09 02:39
1.疏肝理氣 肝氣最宜疏利暢達,方可使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出入自如.肝氣郁結或橫逆克犯脾胃使脾運減退清氣不升,胃降失司濁氣上逆.證見病情每因情懷怫郁而加重,氣悶郁煩,胃脘脹痛,噯氣泛惡,脈弦.欲安胃必先制肝,用四逆散調和.氣滯明顯可合越鞠丸,金鈴子散,肝陰不足可合一貫煎等. “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肝膽互為表里,膽升清陽之氣,“膽宜見降”,膽汁借助于肝的疏泄輸于腸以助消化,肝升膽降正常輔佐脾胃的升降.若膽汁排泄逆反也令胃氣不和痰涎內生而反胃,用四逆溫膽湯理氣化痰清膽和胃效果明顯.
2.健脾助運 《素問·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運正常飲食水谷無以停聚,反胃者往往畏懼納谷,精微攝入減少,導致腎精虧,腎氣衰,腎陽虛,見下焦火衰;機體氣血不足,肝血虛虧使肝體不用.證見神疲懶言,食欲不振,面色不華,脈形細小.亟宜補益脾氣,使脾氣振奮貴于運化,飲食物與津液循其常道不逆反,以四君子湯為基本方化裁;若脾陽虛宜溫運脾陽,以附子理中湯加味.
3.和胃通降 “六腑以通為用”,胃居高位,每當宜降.通降胃氣誠如李杲所言“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藥以治其標”.胃中有邪當分外干內傷,明寒熱虛實不同.胃受邪擾,胃氣失降,應“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而通之.若見胃中虛寒宜溫中降逆,丁香柿蒂湯相佐;痰飲阻于胃脘宜溫化降逆,橘皮竹茹湯相佐;少氣耗津宜益氣生津降逆,旋覆代赭湯相佐.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食后脘腹悶脹,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多由飲食不節,酒色所傷,或長期憂思郁怒,使脾胃功能受損,以致氣滯,血瘀,痰凝而成.又稱胃反,翻胃.反胃的辨治,可概括為寒,熱,痰,瘀四類.①脾胃虛寒.證見食后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覺舒適,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緩無力.治宜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用丁香透膈散.若兼見面色?白,四肢清冷,舌淡白,脈沉細,為久吐累及腎陽.治宜益火之源,溫運脾陽,方用附子理中丸加味.②胃中積熱.證見食后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面紅,心煩口渴,便秘尿赤,舌干紅,苔黃厚膩,脈滑數.治宜清胃泄熱,方用竹茹湯.若兼見唇干口燥,大便干結,舌紅,脈轉細,為久吐傷津耗氣,氣陰兩虛.治宜益氣生津,降逆止吐,方用大半夏湯.③痰濁阻胃.證見經常脘腹脹滿,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積塊,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為痰涎水飲,眩暈,心悸,苔白滑,脈滑數.治宜滌痰化濁,和胃降逆,用導痰湯為主方.④血瘀內結.證見經常脘腹脹滿,食后尤甚,上腹有積塊,堅硬且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血便血,或上腹脹滿刺痛拒按,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和胃降逆,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反胃起病緩慢,病初多表現為脾胃虛寒或胃中積熱,適當調理,較易治療.如久病形體日漸衰弱,發展為真陰枯竭或真陽衰微之危候,預后不佳. 注意調節飲食,戒煙酒辛辣等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暢,房事有節,有助于反胃的預防與治療.
2016-06-09 02: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漢代《金匱要略》記載反胃的臨床特征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并提出具體證治.唐代王冰在《素問》注文中認為此病的病機是無火,使脾胃無以腐熟水谷.元代《丹溪心法》認為反胃的病機為血虛,氣虛,有熱,有痰.明代《景岳全書》中的補命門火之說,是對此病治療的重要補充.西醫的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憩室,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壅滯癥,胃腫瘤,胃神經官能癥等,凡并發胃幽門部痙攣,水腫,狹窄,引起胃排空障礙,有反胃癥狀者,均可參考此病的內容辨證論治. 反胃的發生,主要為脾胃虛寒,胃中積熱,痰濁阻胃或瘀血阻絡等,影響胃氣通降下行,宿食不化而成反胃的病機已明,故臨證辨治應肝脾胃三者結合,以疏肝健脾治其本,通降胃氣治其標.做到疏而不傷正氣,補而不礙運氣,降而不伐胃氣.急性反胃多是邪盛,辨治較易.慢性反胃多因正虛,更須詳察細辨.用藥須輕靈,固護胃氣,不悖“慢性病有方有守”之古訓.如因腫瘤毒瘀等致病宜合清熱解毒化瘀散結柔絡之品.此外,患者頤養情性,注意飲食起居.
2016-06-09 02: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的情況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急性炎癥,這些原因包括:過冷,過熱的食物和飲料,濃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調味品,過于粗糙的食物,藥物(特別是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芬必得,撲炎痛等).細菌,病毒的感染以及精神因素等也會引起.常見的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少部分人還會出現嘔血及便血等.建議您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胃潰瘍的可能.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檢查時胃鏡.如果身體條件不好或者不能忍受,可以行上消化道鋇餐檢查.治療包括:
2016-06-09 03:01
1,胃粘膜保護劑,如奧美拉唑.
2,抗生素:阿莫西林等.
3,胃動力藥:嗎丁啉.
4,如果胃痛厲害,可以加用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顛茄片等.但是上述藥物請在??漆t生的指導下服用.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親不要擔心的哦,這樣的話還是懷孕期間的正?,F象的,我也是有的哦,一般在懷孕期間總是會有吐酸水的現象,這樣的話是不會對寶寶有影響的,祝健康
2016-06-09 03:0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