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月經越來越少、持續時間越來越短且變化趨勢明顯,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子宮病變、營養不良、精神因素、藥物影響等有關。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和脫落,導致月經異常。常見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 2.子宮病變: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宮腔粘連等子宮疾病,會影響子宮的正常功能,導致月經改變。 3.營養不良:過度節食、貧血等導致身體營養缺乏,影響激素合成和生殖系統功能。 4.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焦慮等,可能引起神經內分泌紊亂,影響月經。 5.藥物影響:長期服用避孕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干擾正常的月經周期。 總之,出現月經明顯減少和持續時間縮短,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8: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一般認為行經期少于2天,一次月經出血量少于30ml叫月經過少。凡使子宮內膜受損的疾病都會造成月經量少。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結核。由于結核桿菌能侵蝕、破壞子宮內膜,使月經量逐漸變少,以致閉經。其次是宮腔積膿,炎癥破壞子宮內膜愈合形成疤痕而使月經量少。第三,官腔內操作如行人工流產術時的過度刮宮、生產時胎盤剝離等造成的宮腔不全粘連,會致月經量少。還有一些先天因素像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畸形等,經量也相對較少。此外,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月經量相對過少,甚至可致致閉經。全身處于低雌激素狀態,可有部分表現為月經量過少,但這一說法尚不肯定。
2024-10-22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