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后壁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良性腫瘤,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激素水平、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年齡及肥胖等。 1.激素水平:女性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可能刺激肌瘤生長。 2.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子宮肌瘤患者,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3.生活方式:長期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誘發。 4.年齡:多見于 30 至 50 歲的女性,此階段激素分泌較為旺盛。 5.肥胖:脂肪組織可增加雌激素的儲存和代謝,促使肌瘤形成。 總之,子宮后壁肌瘤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發現肌瘤,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肌瘤的大小、癥狀等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包括定期復查、藥物治療(如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雄激素類藥物等)、手術治療等。患者需遵循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2024-10-21 16: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子宮后壁肌瘤是由于長期的雌激素刺激,引起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常好發于年齡在30-50歲的婦女之中,也是人體最常見的的腫瘤之一.子宮肌瘤分為:1.肌壁間肌瘤;2.漿膜下肌瘤;3.粘膜下肌瘤.患者典型癥狀為月經過多與繼發貧,血下腹部包塊,腹痛,局部壓迫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等.相關檢查:婦檢,B超(B型超聲可以較明確顯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診斷子宮肌瘤主要手段之一),分泌物的化驗:常規,BV,衣原體,支原體培養,血CA125,血HCG,腹腔鏡,輸卵管造影等.治療原則: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肌瘤的大小: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如,BBT);手術治療(如,腹腔鏡).建議您們需要到醫院婦科門診做一個綜合評價!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遵醫囑!
2024-10-21 16: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首先告訴你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 子宮肌瘤(myomaofuterus),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采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子宮肌瘤好發于卵巢功能較旺盛的30~45歲的婦女,50歲以后,由于卵巢功能明顯衰退,肌瘤大多自行縮小。 子宮肌瘤的癥狀及輕重主要取決于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及并發癥。有的肌瘤小、生長緩慢,無癥狀終生未被發現。由于近年來B超的廣泛應用,許多患者在正常查體發現,本人無任何癥狀。多數患者有癥狀。
2024-10-21 1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我就是帶肌瘤懷孕的,期間肌瘤又長大了很多,不知道寶媽現在幾周了,醫生說只要不發生紅色變性,一般不會影響寶寶的,但是平常要多休息,如果肚子疼了,一定要就醫~~我現在快39周了,希望一切順利!
2024-10-21 16: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于盆腔檢查時偶被發現。若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有無變性等關系密切。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子宮肌瘤 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建議盡快檢查。
2024-10-21 1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