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春麗 主治醫師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消化不良性腹瀉是由于進食一些不容易消化的東西,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如果患者癥狀較輕的話,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節,避免攝入辛辣油膩性食物,如肥肉辣椒等,可以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青菜等,如果患者癥狀較重的話,可以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如多潘立酮片,具體用法用量要遵醫囑。
2018-07-07 22: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兒科常見病.好發于6個月--2歲嬰幼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季最多.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小兒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于喂養不當,如進食過多,過少,過熱,過涼,突然改變食物品種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過敏,氣候變化,腸道內雙糖酶缺乏引起.感染性腹瀉可由病毒(以輪狀由于腹瀉易造成寶寶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如不及時補充,易造成脫水休克,甚至可能循環衰竭,出現危險.因此,家長應及時給患兒喂食多種電解質及葡萄糖的口服補液鹽.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嬰幼兒腹瀉.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或食物不化,或有粘液為特征.發生年齡多在2歲以下,1歲以內者占半數.本病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居多,包括單純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遷延性消化不良,夏季腹瀉,秋季腹瀉.中醫學中通稱為“小兒泄瀉”,根據臨床表現,本病可分為五類證型.傷食瀉,濕熱瀉,寒濕瀉 瀉下次數不多,大便粘滯不化,呈黃綠或黃色,氣味酸臭,惡心噯氣,嘔吐奶塊,腹脹而硬,瀉后脹痛減輕,食欲不振,排氣(即打屁)惡臭,煩急頰紅,手足心熱,苔垢膩,脈滑略數.見于單純性消化不良.治宜清熱止瀉,消食導滯.·單驗方· 方一 雞內金6—10克(炙),黃連3—6克,維生素B160—100毫克,共研細粉,分為6包,半歲—2歲半的小兒,每次服1包,每日3次,溫開水調服. 方二 山楂炭4克,青皮6克.共研極細末,混勻,用水60毫升(約4湯匙)調成漿水狀,加紅糖適量,隔水蒸20分鐘,每次服15毫升(約1湯匙),每日4次,連服6日.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嬰兒傷食腹瀉近100例,一般1—2劑即能見效. 方三 大棗150克,枯礬,酵母片各50克.先將大棗去核火焙成炭,存性后約50克,與另兩味藥共研成細末,分成150包,每包1克.小兒3—6個月者,每次服1包;6個月至1歲,每次服1.5包;
2016-05-29 16:15
1—2歲,每次服2包;2歲以上,適當增量,均用白開水或淡糖鹽水送服,每日3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嬰幼兒消化不良200余例,絕大多數在5日內,少數在7日內治愈.·食療方· 方一 生雞內金適量和等量小米.分別放鍋中焙干至黃,共研成末,然后加入適量紅糖,每次服1小湯匙,每日2—3次. 方二 鮮胡蘿卜250克,食鹽適量,加水煎爛,去渣取汁,分2—3次服用,每日1劑. 方三 豬骨頭,陳皮各適量.豬骨煅存性,研細末,取2份,陳皮研細末,取1份,混和均勻.1歲以內每日服1.5—2克;
1—3歲服3—6克;
4—5歲服9—12克;均分2—3次開水沖服.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腹瀉50例,治愈47例,好轉3例,平均治愈天數為1.7天. 方一 生山楂10克,白果仁10克,訶子15克,車前子10克.共研為細粉,每次取適量,麻油調拌成藥丸,填塞肚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
1—2日換藥1次. 方二 見腹瀉傷食腹瀉證項下外治方. 暑天多見,起病較急,大便水樣,或呈蛋花湯樣,色多黃綠,瀉下頻繁,每日10余以上,氣味腐臭,瀉下急迫,伴有發熱,口渴,嘔吐,神情淡漠,甚則高熱,煩躁,皮膚干燥,呼吸深快,尿少而黃,苔黃膩,舌紅,脈數.見于中毒性消化不良.治宜清熱利濕. 方一 茶葉10克.水濃煎成100毫升,
1—5歲,每次服15—20毫升;
5—10歲,每次服20—30毫升;
10—15歲,每次服30—40毫升.據報道,用本方治療2歲以下中毒性消化不良的嬰兒21例(同時配合補液,3例加用抗菌素),結果全部治愈. 方二 兒茶粉1份,六一散2份.米湯調服,每次服0.5克—1克,每日3次(治療過程中忌食暈腥,節制飲食). 方三 車前子適量.炒焦研碎,
4—12個月,每次服0.5克;
1—2歲,服1克左右,每日3—4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63例,服藥后53例痊愈,6例好轉,4例無效. 方四 大棗500克(去核),大黃250克.炒炭存性,共研極細粉,瓶裝密封,每瓶3克.1歲以下每次服1克,1歲以上每次服2克,2歲以上每次服3克,每日3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消化不良52例,其中:單純性消化不良35例,中毒性消化不良17例,一般5—7天痊愈.·食療方· 方一 鮮馬齒莧250—500克.煎湯,加適量白糖調味,分4—5次作飲料服下,1天服完,連服2—3天.·外治方· 方一 生蒼術12克,生黃芩6克.共研細末,用藿香正氣水調成糊狀,敷肚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方二 苦參24克,蒼術8克.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成糊狀,敷兩腳心(涌泉穴),外蓋紗布,膠布固定,
4—12小時換藥1次. 暑季較多,腸鳴腹瀉,清稀如水,臭味不大,不煩不渴,腹痛喜熱喜按,食欲減退,或惡心嘔吐,舌淡苔白,脈沉弱.見于中毒性消化不良.治宜溫中祛濕止瀉.·單驗方· 方一 白胡椒1克(研粉),葡萄糖粉9克.共混和成散劑.1歲以下每次服0.3—0.5克;3歲以下服0.5—1.5;一般不超過2克.每日3次,連服1—3天為1療程.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20例,痊愈18例,好轉2例.·食療方· 方一 生姜(搗碎),綠茶各3克.放入瓷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飲. 方二 大蒜瓣若干.放入文火中烤至黃色(味即由辛變甜),1歲每次服2瓣,2歲每次服4瓣,以此類推,每日服2—3次.·外治方· 方一 蒼術20克,藁本10克.共研細末,每次取適量,用唾液(口水)調成糊狀,敷肚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1晝夜換藥1次. 方二 吳茱萸12克.研細末,與未熟的(夾生飯)熱飯適量,混合成餅(溫度適中),敷肚臍及周圍,外蓋紗布,膠布或繃帶固定,晚上睡前敷藥,10小時換藥1次.或用吳茱萸粉與適量面粉,用醋調成糊狀,敷肚臍.其作同前法.據報道,用本方(前法),治療小兒腹瀉35例,有效率為97%.其中敷藥1次治愈者28例. 方三 吳茱萸2克,丁香,木香各1.5克,肉桂,蒼術各3克.共研細末,食醋調成糊狀,敷肚臍,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嚴封,每2日換藥1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腹瀉200例,痊愈188例,占94%. 方四 胡椒數粒.按1歲1粒,2歲2粒,3歲3粒,研細末置肚臍上(神闕穴).外貼適當大小的傷濕止痛膏,或曖臍膏,或小塊塑料薄膜覆蓋,膠布固定,用腹帶包好,每日1換,一般3—5次即可.據報道,用本法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37例,治愈32例,好轉5例.另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虛寒性腹瀉209例,總有效率為81.3%. 方五 大蒜1—2片.放熱灰中煨熟,去皮搗爛如泥狀,溫敷肚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1換.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單純性腹瀉10例,均在用藥1—2次后痊愈. 方六 清涼油(成藥,軟膏劑).每用少許,涂擦患兒肚臍眼(神闕穴)和長強穴,每日2次.據報道,用本品治療小兒腹瀉,其止瀉效果明顯(長強穴位置:屁股撅起,在尾骨尖與肛門的中間). 方七 艾葉15克,白胡椒,透骨草各9克.每日1劑,水煎,溫洗患兒雙足,每日3次,連續洗2—3日.據報道,用本方治療小兒腹瀉68例,治愈63例,好轉2例,無效3例.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希望能幫上您和您的孩子,您不妨試試.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嬰幼兒腹瀉.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或食物不化,或有粘液為特征.發生年齡多在2歲以下,1歲以內者占半數.本病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居多,包括單純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遷延性消化不良,夏季腹瀉,秋季腹瀉.中醫學中通稱為“小兒泄瀉”.當寶寶出現腹瀉但尿量正常,無口干等脫水癥狀時,給孩子喂自配糖鹽液應與大便量相等,不能確定大便量時,可按照20~40毫升/公斤體重計算,4小時內服完,以后隨時口服,拉出多少喝進多少.給兩歲以下寶寶喂糖鹽水,可每1~2分鐘喂1小勺,約5毫升,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兒有嘔吐可暫停一下,隔10分鐘再慢慢喂服,每2~3分鐘喂1勺.一旦腹瀉停止,必須馬上停服.你好,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嬰幼兒腹瀉.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或食物不化,或有粘液為特征.發生年齡多在2歲以下,1歲以內者占半數.本病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居多,包括單純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遷延性消化不良,夏季腹瀉,秋季腹瀉.中醫學中通稱為“小兒泄瀉”.當寶寶出現腹瀉但尿量正常,無口干等脫水癥狀時,給孩子喂自配糖鹽液應與大便量相等,不能確定大便量時,可按照20~40毫升/公斤體重計算,4小時內服完,以后隨時口服,拉出多少喝進多少.給兩歲以下寶寶喂糖鹽水,可每1~2分鐘喂1小勺,約5毫升,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兒有嘔吐可暫停一下,隔10分鐘再慢慢喂服,每2~3分鐘喂1勺.一旦腹瀉停止,必須馬上停服.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2016-05-29 16:22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2016-05-29 16:28
1.如判斷腹瀉屬分泌性腹瀉,應盡早尋找引起分泌性腹瀉的病因,而不能盲目使用地芬諾酯(苯乙哌啶)與洛哌丁胺等止瀉劑,否則會加重病情.
2.如判斷腹瀉是因為肝臟,膽道或胰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吸收功能障礙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外,可適當補充復合酶制劑,常用的有胰酶(得每通),復方胰酶片4340(慷彼申)等,以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吸收,還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3.如懷疑腹瀉是因為內分泌疾病所致,當腹瀉次數多且量多時,應在積極尋找病因的同時,給予靜脈高營養治療,補充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維生素及電解質等.
4.如經多種檢查后,已確定腹瀉是因為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所致者,應給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病情重者可聯合應用潑尼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潑尼松龍(強的松龍)等藥物進行治療.
5.如經多種檢查排除了腸道的多種器質性疾病,可考慮患者腹瀉系腸道運動功能障礙所致.患者如伴有精神心理障礙,腹痛或腹部不適在排便后消失或減輕,糞便中無膿血,寄生蟲,培養多次陰性,結腸鏡檢查亦無異常,且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貧血及消瘦等表現時,可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羅馬Ⅱ標準).可應用匹維溴胺(dicetel)等腸平滑肌鈣離子拮抗藥,以緩解腸道痙攣,恢復腸道功能.此外,也可選用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以保護腸道黏膜,減少腹瀉的次數.還可選用恢復腸道菌群的藥物.對少數腹瀉次數過多者,可酌情使用鹽酸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等止瀉劑.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嬰幼兒腹瀉.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或食物不化,或有粘液為特征.發生年齡多在2歲以下,1歲以內者占半數.本病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居多,包括單純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遷延性消化不良,夏季腹瀉,秋季腹瀉.中醫學中通稱為“小兒泄瀉”.當寶寶出現腹瀉但尿量正常,無口干等脫水癥狀時,給孩子喂自配糖鹽液應與大便量相等,不能確定大便量時,可按照20~40毫升/公斤體重計算,4小時內服完,以后隨時口服,拉出多少喝進多少.給兩歲以下寶寶喂糖鹽水,可每1~2分鐘喂1小勺,約5毫升,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兒有嘔吐可暫停一下,隔10分鐘再慢慢喂服,每2~3分鐘喂1勺.一旦腹瀉停止,必須馬上停服.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2016-05-29 16:35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寶寶消化不良的癥狀有這些:
2016-05-29 16:43
1、嬰幼兒會表現為溢奶,稍大孩子常有嘔吐,一般不嚴重,嘔吐物有酸味。
2、肚子的“咕嚕”叫聲:患兒食欲減退、腹脹、腸鳴音亢進,甚至不用聽診器也可聽到。
3、口臭:癥狀表現往往先發生口臭,特別是晨起口臭。
4、大便惡臭: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排出,應馬上減少飲食量,予以調整,可避免泄瀉的發生。
5、拒食: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欲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強進食,而讓其減食一頓。
6、腹瀉、嘔吐時常伴有腹痛,小嬰兒表現為哭鬧不安,大孩子則會訴說腹痛。腹痛不劇烈者,可自行緩解。
7、夜臥不寧: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帶幾分饑和寒”,“胃不和則夜不安”。
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添加輔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寶寶還小,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發生感冒發燒、腹瀉等常見疾病,從而引起消化,致使孩子不愛吃飯,影響生長發育!媽媽注意,要先將孩子感冒或腹瀉等疾病治療、護理好之后在使用obabyl益生菌寶貝樂,調理這樣最安全而且治療徹底。沒有副作用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