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秋季腹瀉的治療最重要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來決定,如果患者的秋季腹瀉沒有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以及循環衰竭等并發癥,可以適當的給患者口服補液鹽以及抗病毒藥物治療,具體藥物的用法用量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在家庭護理當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2019-11-25 15: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達欽 主治醫師
龍崗第二人民醫院萬科城社康中心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如果一天拉的次數少于4次,可以只吃媽咪愛,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時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時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為里邊是益生菌,開代后時間長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于4次要在吃媽咪愛的基礎上加入斯密達,也是加入奶中,不影響藥效的,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響藥效,可以先把藥放入少量奶中給寶寶吃,吃完后再喝沒放藥的奶.另外最好能做個大便化驗看看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的話還要吃消炎藥,要注意拉的次數,拉多了要及時給寶寶補液防止脫水.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增強體質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2016-05-22 07: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寶寶拉肚子,要找了原因再合理用藥!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于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不要輕易斷奶。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2016-05-22 07:18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建議用藥:媽咪愛(或培菲康)用量:每次半袋(或每次一粒)一天2-3次+斯密達蒙托石粉每次半袋,每天2-3次,大概有3--5天時間,寶寶就會好起來。我家寶寶3.5個月大時也腹瀉,兒科的專家給開的藥。最重要的一點,只要寶寶吃飯、精神頭、睡覺都正常的話,就不是大問題。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建議1.及時取寶寶的大便去醫院查化驗,查明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多種,不能憑感覺斷定寶寶就是患秋季腹瀉,應依靠醫生的幫助加以辨別;2.如果寶寶腹瀉一天超過8次,或雖次數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時多出兩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噴射狀,應及時帶寶寶就醫;3.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療沒有效果,所以不要動輒使用抗菌素,治療的關鍵是補液;4.如果寶寶腹瀉加嘔吐,不能補充口服補液鹽,或盡管不嘔吐,但寶寶就是不喝補液,也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5.寶寶腹瀉時,要及時把排泄物處理干凈,這很重要.6.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可購買口服補液鹽.在疾病初期,使用口服補液鹽,配合其他治療,不但解除了寶寶的痛苦,還避免住院,節約開支;7.如果寶寶嘔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強迫寶寶喝水,更不能認為喂進了補液鹽就不會出問題..寶寶丟失的液體要比補充的液體明顯增多,就必須及時看醫生.
2016-05-22 07: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蛋花湯樣大便較具特征性.發熱較常見,病初嘔吐也多見.有一部分小兒,可先出現發熱和嘔吐,如未出現腹瀉癥狀而就診的話,較易誤診.而在嘔吐消失后不久出現蛋花湯樣腹瀉,此時才恍然大悟:秋季腹瀉.對于有這樣發展過程的腹瀉病,不用懷疑,肯定是秋季腹瀉.治療1.總則:秋季腹瀉是病毒性感染,有一個自限病程,現今所有的治療手段并沒有特效(當然除了復方苯乙哌啶這個異類),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癥狀,縮短病程和減少并發癥的作用.所以治療秋季腹瀉總的原則是:順應疾病的自限過程,適當使用藥物治療,積極預防和治療水電解質紊亂.2.一般治療:建議減少母乳喂養的次數.而改用淀粉類如米粉或米湯喂養.雖然教科書中都認為病毒性腹瀉,無需停用母乳,但臨床確實有“吃奶吃的多就拉的多”現象.如整腸生,培菲康,貝飛達,媽咪愛等.用于秋季腹瀉有一定的療效,常可以配合吸附劑一起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的作用.膠囊制劑可以脫開膠囊,放入溫水或奶液中服用,不影響療效.但一定要注意溫度,不能燙.
2016-05-22 07:3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每年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組最多見。本病的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癥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后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嚴重腹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促發營養不良,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可以不用抗菌藥物,只要做好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如麗珠腸樂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等),大多數患兒可以治愈的。
2016-05-22 0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