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大便不正常可能是飲食因素、腹部著涼、腸道感染、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原因造成的。 1. 飲食因素:寶寶飲食結構不合理,比如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可能導致大便干結、排便困難。 2. 腹部著涼:寶寶腹部保暖不當,受到寒冷刺激,會影響腸道蠕動,出現大便稀溏、次數增多。 3. 腸道感染: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引起腸道炎癥,導致大便性狀改變,如出現膿血便、水樣便等。 4. 消化不良:寶寶胃腸功能較弱,進食過多或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大便酸臭等情況。 5. 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無法完全消化乳糖,會出現腹脹、腹瀉、大便帶泡沫等癥狀。 寶寶大便不正常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顏色、次數等,必要時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4 13: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0~4個月1、母乳喂養新生兒比較多,每天6~7次,甚至10次也有可能。月齡增加以后,一天3~5次無臭味,可能有酸甜氣味金黃色、黃色、棕色新生兒的大便都比較稀,呈糊狀或水樣,可能有黏液或奶瓣。2~3個月以后,寶寶大便會慢慢變軟、變厚,不干硬。2、人工喂養新生兒一天2~3次,基本上1~3天1次都是正常的無明顯臭味淡黃色,如果吃的奶粉含鐵量高,可能呈綠色。大便比母乳喂養的寶寶干燥,質地較硬,基本成形,為條狀。但相對成人來說還是比較軟的。二、5個月以后1、添加輔食后母乳喂養明顯減少,1~2天一次,3天以內一次都正常添加碳水化合物后會有發酵的臭味,7~8個月添加葷腥后會變更臭顏色受到輔食的影響慢慢過渡到成形2、人工喂養1~2天一次,3天以內一次都正常成形
2024-11-24 13: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寶寶的腹瀉持續1個多月,病程在2周-2個月的為遷延性腹瀉。不知道你化驗大便沒有,我認為感染性的可能性不大,非感染性原因有:1.喂養不當:多為人工喂養的寶寶,其原因就是喂養不定時,奶量不當,突然改變食物的品種,或過早喂養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品;果汁等,可產生高滲性腹瀉。2.過敏性腹瀉:最常見是牛奶蛋白過敏。3.乳糖不耐:最常見的是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原發性的很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腸道對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瀉。針對以上分析,我建議你喂奶間隔時間一般4個小時,夜間盡量不喂,一次奶量150ml左右,暫停一切輔食,奶粉先換用不含乳糖的,超市都有買的,同時服用媽咪愛,一天一包,奶后半小時。療程2周。醫生詢問:大便化驗結果?
2024-11-24 13: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家長應多觀察大便,并學習初步的判斷方法: (1)一般情況下,大便呈臭雞蛋味,多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2)奶中糖加多了時,大便多泡沫,有酸臭味; (3)母親喝了太油的湯,乳中脂肪過多時孩子大便呈灰白色,多泡沫;化驗時常報告大便中含脂肪球; (4)當換尿布動作太慢或包裹不當使孩子腹部受涼時,腸蠕動增快,過多的膽汁進入大便,可看到大便發綠; (5)病毒或細菌感染時,則多見水樣便(似蛋花湯樣、水和便分離)或膿血便。 一般見到孩子的大便出現膿血便必須到醫院請醫生指導用抗生素治療,其他情況都是加強護理即可奏效的。
2024-11-24 13: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小兒腹瀉可分為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癥狀,選擇飲食,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傷食型腹瀉:患兒有腹脹、腹痛、食欲減退、口臭等癥狀,腹瀉前常有哭鬧,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奶塊。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蘋果湯:取蘋果一個,食鹽少許。將蘋果洗凈,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及食鹽,煎湯隨意飲服。每日一劑。大于1歲的幼兒,可食蘋果泥。2.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麥芽各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干,然后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后加入紅糖再熬沸即可。分數次溫飲,每日一劑。風寒型腹瀉:患兒腹鳴、腹痛,有時伴有發熱、流鼻涕等癥狀,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無臭味。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姜茶飲:取生姜10克,茶葉3克,紅糖少許。將生姜切片,與茶葉加適量水一起煎煮,待沸后加入紅糖,隨意飲服。每日一劑。2.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術12克,蒼術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再將白術及蒼術加適量水煎煮15分鐘后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一劑。濕熱型腹瀉:患兒有發熱,舌苔厚膩等癥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且帶少許粘液。小兒秋季腹瀉以此型最為多見。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紅糖少許。將烏梅和葛根中加水25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鐘,去渣加紅糖,分數次飲用。每日一劑。2.陳皮紅棗湯:取紅棗12枚,陳皮10克。將紅棗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炒成微焦,然后加入洗凈的陳皮和適量水,煎煮15分鐘即可。飯后代水飲,一日2次,每日一劑。脾虛型腹瀉:患兒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欲減退,大便稀薄有不消化食物。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胡蘿卜湯:取新鮮胡蘿卜250克,洗凈,帶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爛。喝湯食胡蘿卜,分2~3次食完,每日一劑。2.扁豆米仁山藥粥:取山藥60克,薏苡仁30克,扁豆、粳米各50克,食鹽少許。將扁豆炒熟,然后加入其它原料共煮成粥。分數次食用,每日一劑。3.菱粉粥:取粳米50克,菱粉30克,紅糖少許。將粳米洗凈,加適量水煮粥,待粥快熟時,調入菱粉和紅糖,再煮沸即可。分數次服用,每日一劑。此外,小兒發生腹瀉后,除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外,適當的忌口也非常重要。忌食易導致腹脹的食物:如豆腐、干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過多地飲用牛奶也會引起腸道脹氣,應限制飲用。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可以食用。忌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西瓜、梨、芹菜、菠菜、柚子、廣柑等。這些食物可促進腸蠕動,加重腹瀉。忌食高脂食物:如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這些食物易導致滑腸,加重腹瀉。少食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鴨蛋、肉末等。這些食物在功能已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加重腹瀉。少食多糖食物:如糖果、甜點等。糖在腸道內易發酵,加重脹氣。
2024-11-24 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