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非特異性陰道炎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陰道炎癥,常見因素有陰道菌群失衡、衛生習慣不良、局部刺激、內分泌變化、免疫力下降等。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 1.陰道菌群失衡:正常陰道菌群失調,有害菌增多,引發炎癥。可使用乳酸菌陰道膠囊調節菌群。 2.衛生習慣不良:不勤換內褲、經期不注意衛生等。需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 3.局部刺激:長期使用刺激性的清潔劑、穿緊身不透氣內褲。應避免此類刺激。 4.內分泌變化:如妊娠期、哺乳期等激素水平改變。必要時可局部使用雌激素栓劑。 5.免疫力下降:身體虛弱、勞累等。需增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非特異性陰道炎需綜合治療,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增強免疫力,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2024-11-24 16: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非特異性陰道炎是由一般病原菌,如變形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陰道炎,而不是由特異性病原體,如滴蟲,霉菌,淋球菌等所導致,本病還與嗜血桿菌,支原體,各種厭氧菌的感染有關,本病又稱為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陰道棒狀桿菌性陰道炎,加德納桿菌性陰道炎,以及細菌性陰道炎.其之所以稱為細菌性,是因為本病可見大量細菌生長繁殖,其中以厭氧菌為主;而所謂陰道病,則是指本病陰道分泌物增多,但無臨床所見到的炎癥反應,其局部無白細胞增加,而且約50%的患者沒有癥狀.1.急性期間可有體溫稍升高,白細胞增多,全身乏力,下腹部墜脹不適感. 2.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漿液性或血性,陰道有灼痛感. 3.窺器可見陰道粘膜充血,有時有淺表小潰瘍,陰道內pH值偏鹼性. 4.慢性炎癥可以使皮膚增厚,粗糙,皸裂,甚至苔蘚樣變.非特異性陰道炎患者應多吃冬瓜,西瓜,赤小豆等淡滲利濕的食物,忌飲酒,抽煙及辛辣之物. 1,鯉魚赤豆湯 用料:鯉魚1尾,赤小豆60克. 做法:鯉魚去頭,尾及骨頭,取肉與赤小豆共煮至豆爛,分2次服用. 適應證:白帶多,濕熱有毒者. 2,茯苓粳米粥 用料:茯苓30克(研末),粳米30~60克. 做法:將粳米煮粥,半熟時,加入茯苓末,和勻后煮熟,空腹服用. 適應證:中醫辨證屬脾虛濕重者.
2024-11-24 16: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非特異性陰道炎是由一般病原菌,如變形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陰道炎,而不是由特異性病原體,如滴蟲,霉菌,淋球菌等所導致,本病還與嗜血桿菌,支原體,各種厭氧菌的感染有關,本病又稱為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陰道棒狀桿菌性陰道炎,加德納桿菌性陰道炎,以及細菌性陰道炎.其之所以稱為細菌性,是因為本病可見大量細菌生長繁殖,其中以厭氧菌為主;而所謂陰道病 如有全身反應,應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局部治療的原則是:恢復陰道的正常酸鹼度,根據病原菌使用抗生素乳劑或粉劑,方法:應用15乳酸或0.5%醋酸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拭干后涂抗生素乳劑或9粉劑,第天一次,10天為一療程.1,甲硝唑0.3g,每天2次,連服7天.2,克林霉素0.3g,每天2次,連服7天.3,10%潔爾陰洗液沖洗外陰及陰道,然后帶上消毒指套將1片潔爾陰泡騰片送至陰道深部后穹窿處,早,晚各1次,7天為一個療程.預防: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5%濃度的潔爾陰洗液清洗外陰,能殺滅致病菌,防止性病傳播,并能潤滑陰道,保護陰道粘膜,消除異味,起到預防作用.2,經期使用潔爾陰女士巾,日常護理使用潔爾陰護墊,可有效預防生殖系統的感染.3,注意飲食營養,提高身體素質.
2024-11-24 16: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夏季是婦科疾病的高發季節,許多女性因此瘙癢難忍坐臥不安,在各大醫院的女性診室里,女性患者也多了起來。到底夏季哪些婦科疾病容易困擾女性,權威機構統計,經過調查發現其中陰道炎、尿道炎、盆腔炎、宮頸炎分別占42%、35%、17%、6%。 正常的健康婦女,陰道由于解剖組織的特點對病原的侵入有天然的防御功能。如陰道口的閉合,陰道前后壁緊貼,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影響下增生,和表皮細胞角化,陰道酸堿度保持在pH4-5,使適應堿性的病原如厭氧菌的繁殖受到抑制等。當陰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壞時,病原易于侵入,發生陰道炎癥。建議可以試試恩愛。很多人都因為婦科病困擾的人用了之后徹底根除了。
2024-11-24 16:2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非特異性陰道炎是由一般病原菌,如變形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陰道炎,而不是由特異性病原體,如滴蟲,霉菌,淋球菌等所導致,本病還與嗜血桿菌,支原體,各種厭氧菌的感染有關,本病又稱為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陰道棒狀桿菌性陰道炎,加德納桿菌性陰道炎,以及細菌性陰道炎.其之所以稱為細菌性,是因為本病可見大量細菌生長繁殖,其中以厭氧菌為主;而所謂陰道病,則是指本病陰道分泌物增多,但無臨床所見到的炎癥反應,其局部無白細胞增加,而且約50%的患者沒有癥狀. 如有全身反應,應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局部治療的原則是:恢復陰道的正常酸鹼度,根據病原菌使用抗生素乳劑或粉劑,方法:應用15乳酸或0.5%醋酸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拭干后涂抗生素乳劑或9粉劑,第天一次,10天為一療程. 外陰是指女性的外生殖器,也即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恥骨聯合至會陰以及兩股內側之間的組織.外陰炎就是外陰的皮膚或粘膜所發生的炎癥病變,如紅,腫,痛,癢,糜爛等. 西醫學認為,外陰炎有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感染兩種.特異性如霉菌,滴蟲感染為主;非特異性如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感染等.非特異性感染比較多見.此外,還可以繼發于其他局部或全身疾病,如宮頸炎,陰道炎,宮頸癌等病,由于分泌物增多的刺激,或經血,惡露過多過久的刺激,均可引發不同程度的炎癥.其他如月經紙,巾的浸漬,患有尿瘺,糞瘺的糞便刺激,糖尿病患者糖尿的刺激等,都可以導致外陰炎. 非特異性外陰炎的臨床表現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急性炎癥:患者先感到外陰不適,繼而出現瘙癢及疼痛,或有灼熱感,同時可出現外陰部位(包括大,小陰唇,陰蒂)皮膚及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充血,嚴重時還會形成糜爛,潰瘍,或出現大片濕疹等,并伴有排尿痛,性交痛.另外,外陰部位出現毛囊炎時,也可以因膿腫的發生而使外陰高度腫脹及疼痛,進而形成癤腫. 2,慢性炎癥: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 除上述臨床表現外,在婦科檢查方面還應著重檢查陰道及尿道口,尿道旁腺,并注意有無尿瘺或糞瘺.此外,也需要進行諸如陰道分泌物,尿糖定性,大便蟲卵等實驗室檢查,以除外霉菌,滴蟲,淋菌感染,以及糖尿病,蟯蟲感染等. 非特異性外陰炎的診斷一般說來并不困難,但也要注意與外陰部的其他病變相區別,如白塞氏綜合征,外陰白色病變等. 西醫對于本病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以消除如陰道分泌物等的刺激因素,如陰道炎,宮頸炎,糖尿病,尿瘺等,應使用藥物控制或手術修補,局部治療則以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或局部涂擦抗生素或可的松軟膏.如果出現混合感染,或外陰腫痛,化膿時,就需給服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非特異性外陰炎的主要癥狀是外陰瘙癢,腫痛,屬于中醫學的“陰癢”,“陰腫”等病范疇.從中醫學的角度而言,非特異性外陰炎的急性階段基本屬于實證,主要是由于濕熱下注于外陰所致,即所謂:“婦人陰癢,多由于濕熱所化.”至于濕熱的生成,又與肝,脾兩臟的功能失常有關.因為脾有主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脾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謝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導致水濕的積聚,日久則能化熱,而形成濕熱;肝有主疏泄的功能,對水液的運行具有調節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會形成肝氣郁滯,不僅能影響水液的運行而生濕,同時肝郁日久也能化熱,從而形成濕熱.因此,雖然同為濕熱,但在生成的過程中又有脾濕化熱和肝經濕熱的區別.正是因為病機不同,故急性外陰炎在臨床的癥狀表現也同中有異.非特異性外陰炎的慢性階段基本屬于虛證,主要為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因為腎開竅于二陰,肝腎不足,可使前陰失于營養,從而發生陰癢. 根據對非特異性外陰炎病因病機的認識,可以將本病分為三種證候類型進行辨證論治: 脾濕下注型 表現為陰部瘙癢,腫痛,難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帶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紅,苔白潤,脈沉緩等癥狀.治用健脾除濕止癢之法,可選用完帶湯加減.藥如:蒼術,白術各20克,山藥,車前子,白鮮皮,蛇床子,白芍各15克,萆?,苦參各30克,烏藥9克.如外陰搔破流水或帶中混有血絲者,可加土茯苓,仙鶴草各30克.另于破損局部噴涂西瓜霜,每日2~3次,也可外涂珍珠散. 肝經濕熱型 除見有陰部瘙癢,腫痛,甚至坐臥不安的主癥外,外陰可有充血,灼熱或糜爛潰瘍,以及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穢,煩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黃,舌苔黃膩,脈弦數等癥狀.治療則用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法,選擇龍膽瀉肝湯加減.藥如:龍膽草,梔子,黃柏,生地,澤瀉,車前子,丹皮各15克,柴胡,木通各9克,敗醬草,薏苡仁各30克.兼見頭暈,耳鳴者,加菊花,白蒺藜各15克,桑葉9克;口舌生瘡者,加黃芩,黃連,竹葉,元參各9克;外陰腫痛,滲流膿水,或有皮膚破損者,還可與五味消毒飲合用.藥如:蒲公英,地丁,野菊花,金銀花,天葵子等. 肝腎陰虧型 此類證型的表現為陰部瘙癢,外陰皮膚增厚,粗糙可有皸裂,伴見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酸腿軟,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等癥.治療可用滋陰降火,養血活血之法,選用知柏地黃湯加減.藥如:熟地,萸肉,山藥,首烏,當歸,丹皮,澤瀉,茯苓,牛膝,蛇床子,白鮮皮各15克,知母,黃柏,草紅花,茜草各9克.夜寐不佳者,加甘松,炒棗仁各30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加太子參,白術各15克,藿香梗6克,減去方中丹皮. 在應用上述內服藥的同時,還需配合外用藥治療,則效果更佳.一般可采用熏洗方,藥如:蛇床子9克,烏賊骨,白鮮皮,枯礬,苦參各15克.上方可煎湯,趁熱先熏后洗,每日2次,5日為1個療程.如有破潰流水,或生瘡流膿者,則用冰硼散或珍珠散,或西瓜霜等噴涂局部.
2024-11-24 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