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你好(續)2,炎癥性白帶(1)白帶呈乳白或淡黃色,膿性,量較多,有臭味,多伴有腹痛,一般由慢性子宮頸炎或子宮頸內膜炎等引起的.(2)白帶黃色或黃綠色,稀薄有泡沫狀,或如米泔水樣,色灰白,白帶有臭味,大多是陰道滴蟲所致.(3)患有淋病的白帶則為黃膿樣.(4)阿米巴原蟲感染后所分泌的白帶多半呈現為:帶血的漿液性或黃色粘性分泌物,有時其中混有細小的爛肉樣物(看似黃色醬湯).(5)白帶色黃白,多數質地粘稠,有時也可質地稀薄,典型的呈乳白色,像豆渣樣,或像凝乳狀白色的片狀或塊狀,多數是因為霉菌感染所造成.(6)若白帶內帶血,常見于子宮頸息肉,宮內節育器引起的副反應,粘膜下子宮肌瘤,重度慢性宮頸炎等.(7)患輸卵管癌時,由于腫瘤刺激輸卵管上皮滲液及病變組織壞死,白帶呈間歇性,清澈,黃紅色液體,一陣一陣地從陰道向外流出,綿綿不斷.(8)女性患了子宮頸癌,陰道癌,子宮體癌等病癥后,其所分泌時的"白帶",多數表現為:白帶量金我,呈淘米水樣,渾濁而有惡臭,有時混有血液呈淡粉色,量多.如果這位女士自己分泌的白帶,基顏色,氣味,數量,外觀有異常變化,應及時到醫院找婦科醫生進行檢查,診斷,治療,因為通過觀察白帶的變化可以協助診斷許多相關的婦科疾病,如宮頸糜爛,陰道炎,宮頸息肉,子宮內膜癌等.
2024-10-11 10: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白帶異常增多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激素變化、惡性腫瘤等。 1.陰道炎:常見的有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等。病原體感染陰道,導致陰道黏膜炎癥,分泌物增多。治療常使用甲硝唑、克霉唑等藥物。 2.宮頸炎:多由病原體侵襲宮頸引起。炎癥刺激使宮頸腺體分泌亢進,出現白帶增多。可用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治療。 3.盆腔炎:盆腔組織炎癥會引起滲出物增多,表現為白帶量多。治療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鈉等。 4.激素變化:如排卵期、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可使白帶增多,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5.惡性腫瘤:如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組織壞死、感染會導致白帶增多,常伴有異味、出血等。需要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白帶異常增多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若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2024-10-10 20: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白帶病的中藥治療.帶病中醫稱為帶下證,主要根據發病原因分型施治.脾虛型帶下色白,無臭味,患者胸悶乏力,食欲減退,大使稀,舌苔白.宜采用健脾化濕的中藥治療,如愈帶丸’每次15克,每日兩次;或人參歸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濕熱型帶下色黃,黏稠,有臭味小便黃赤,舌苔黃.宜采用清熱化濕的中藥治療’如治帶片,每次5片每日3次,或二妙散,每次10克,每日兩次.肝火型帶下色黃量多,陰部搔癢,灼熱刺痛,口干舌燥,舌紅苔黃.宜采用清熱瀉肝法治療,如苦膽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或龍膽瀉肝丸,每次15克,每日3次. 腎虛型帶下稀薄色談,腰酸肢軟,怕冷便溏,舌質淡白.宜采用溫補腎陽的中藥治療,如金匱腎氣丸,每次1丸,每日3次.此外,對于癥狀輕微的帶下癥患者,也可選用民間的一些驗方治療:民間的一些驗方治療1,白果10枚,搗碎,用煮沸的豆漿沖服,每日1次.2,白扁豆花15克煎服,每日1次.
2024-10-10 20: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你的情況主要是由于氣血虧虛,濕熱下注所致,一般藥物很難根治。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很多非常獨特的治療方法,建議你采用傳統中藥山藥、玉竹、蟲草、桂圓肉、丁香、廣東紫珠、坤草、雞血藤、千金拔、麥冬、阿膠、烏蛇、制首烏、太子參、青陽參、鐵膽粉、紫河車、白魚膘、懷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紅花、桃仁、紫云英、鮮羅勒、石楠葉、仙茅、仙靈脾、肉蓯蓉、敗醬草、菟絲子、路路通、生薏仁、紅藤、熟地、三棱、片姜黃、生甘草等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許多患者治愈后不反彈。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強力清除子宮及內陰未脫落和壞死的上皮、淤血、殘質、渣質、病毒、病菌等未能自動排出的有害有毒物質,好像在內陰進行一次深層沐浴,可以快速清除子宮及陰道長期堆積的老舊脫落細胞和淤血,清除子宮內膜及陰道殘留的有毒物質,清除真菌病毒感染源,徹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內全面清潔環保。
2024-10-10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