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酸燒心可能由飲食不當、胃部疾病、精神因素、藥物副作用、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可以通過調整飲食、藥物治療、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緩解。 1.飲食不當:進食過多辛辣、油膩、甜膩食物或暴飲暴食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應保持飲食清淡、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2.胃部疾?。何秆?、胃潰瘍等疾病可引發胃酸燒心。需進行胃鏡等檢查明確診斷,針對性治療。 3.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胃部功能。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4.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刺激胃黏膜。必要時調整用藥。 5.幽門螺桿菌感染: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胃酸分泌異常。需進行根除治療。 總之,胃酸燒心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治療。
2024-10-10 19: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建議采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可服用健胃沖劑進行治療.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又稱辨證施治.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個過程.辨證即是認證識證的過程,證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疾病的本質.所謂辨證,就是根據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兩部分.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基本原則.原本脾胃虛弱,加之寒涼傷之;使其更虛,肝氣乘之,引起胃中灼熱;
2024-10-10 19: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該患者胃酸燒心,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想避免胃酸,燒心首先要注意平日的飲食,避免進食過快,同時盡量少進食或不進食某些的食物,如茶,咖啡,油炸食品,糖果,辣椒,烈性酒等建議到醫院做胃鏡檢查,以確定病情.可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法莫替丁,奧美拉唑等,胃黏膜保護劑膠體鉍劑等,可輔助應用一種或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飲食方面應該有禁忌:一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二忌:吃多量味精,酸辣及過咸的食物.飲食中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粘膜的保護作用.三忌:吃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四忌:飲食沒有節制.宜少吃多餐,避免饑餓疼痛,若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干.五忌:飲酒和咖啡.特別是酒,對胃刺激過大,會使潰瘍惡化.
2024-10-10 19: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胃酸指胃液中的分泌鹽酸.人胃是持續分泌胃酸的,其基礎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后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胃酸,在這里有兩種意義,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過多的癥狀,即胃泛酸;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鹽酸),殺死食物里的細菌,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同時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幫助消化.胃液對消化食物起著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時為20~100ml,超過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現象一般建議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采用正規治療,最好去正規醫院消化科就診. 常用的四聯療法如下:藥物組合,劑量和用法: ?。?)枸櫞酸鉍鉀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奧美拉唑20毫克或 ?。?)枸櫞酸鉍鉀240mg+紅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奧美拉唑20毫克 ?。?)枸櫞酸鉍鉀240mg+四環素500mg+甲硝唑400mg+奧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 可以任選上述一組藥物服用,每種藥物按以上劑量一日2次服(上下午各1次),7~14日為一療程.一療程結束后,要繼續單獨服用枸櫞酸鉍鉀6周,劑量和用法同前.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試啊.
2024-10-11 10:2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