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泓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月經不調是常見的婦科問題,癥狀多樣。包括周期不規律、經量異常、經期延長或縮短、痛經等,嚴重時可能影響生育,需及時就醫。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04 09:08
1.月經周期紊亂:如周期過長或過短,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異常等導致。
2.月經量異常:過多可能是子宮肌瘤等引起,過少可能與子宮內膜薄有關。
3.經期異常:經期延長可能是子宮息肉等所致,縮短可能是激素水平變化造成。
4.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多因前列腺素分泌過多,繼發性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導致。
5.閉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多與遺傳等有關,繼發性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引起。
總之,月經不調的癥狀表現多樣,如果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經量多月經量多(menorrhagia)的定義是連續數個月經周期中月經期出血量多但月經間隔時間及出血時間皆規則,無經間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經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的一類臨床上以出血時間與基礎體溫(BBT)曲線對照將有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分為月經量多與經間出血兩類。月經稀少月經稀少:正常人每次月經的總量在50—60毫升之間。每個人的月經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每次月經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經周期正常,一次月經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連兩層紙都濕不透,就算月經過少。月經失調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小板無力癥)、高血壓、內分泌失調、流產、宮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癥、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乳腺腺病、結核病(輸卵管結核、子宮內膜結核)、炎癥(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子宮出血凡由調節生殖系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均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多見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西醫按卵巢功能紊亂程度不同分為有排卵功血(黃體功能障礙)和無排卵功能(卵泡期功能障礙。)小腹冷痛經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滯,常表現為小腹冷痛異常。痛經為女性常見病中的一種,許多女性為此十分苦惱。在經期往往選用一些止痛片來應對,雖然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不治本。中醫在治療痛經上注重辨證論治。經期提前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8天左右,如果月經來潮周期總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個月內兩次來潮者,則稱為“月經先期”,亦稱“月經提前”或“經早”。如僅超前3-5天,且無其他明顯癥狀,屬正常范圍。偶爾超前一次,也不算經期提前。閉經閉經即無月經。閉經是婦產科病中常見的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閉經或為生理性或為病理性現象。生理狀態下,如青春前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絕經后期無月經屬正常現象。病理性閉經和假性閉經。原發性閉經指≥18歲月經停閉超過3個周期或時間超過6個月者。真性閉經指無子宮內臘增生、分泌和月經者。假性閉經即隱性閉經,指實際上有月經形成,而由于下生殖道(宮頸、陰道和處女膜)畸形或阻塞而造成經血滯留形成宮腔-陰道積血者。經期推遲經期推遲即月經推遲,女性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屬正常范圍,周期長短因人而異。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還沒有來月經,即為月經推遲。月經周期改變月經周期改變: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正常月經周期為28-35天,周期長短可因人而異,提前或錯后7-10天可視為正常范圍,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就不能認為是月經不調。需注意的是,月經周期改變7天以上者,才可定為周期異常,如僅改變3、5天,且無其他明顯癥狀,屬正常范圍;或偶爾超前、延后一次者,亦不屬病態。生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屬于正常現象。正常月經周期的維持,需依賴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的協調和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周期性反應。上述環節中任何一處發生問題,即可能引起閉經。閉經患者絕大多數無排卵,因而不能受孕。除生理性閉經(見于青春期前女孩、絕經期后婦女和孕婦)外,其他的閉經皆屬病理性的。繼發性閉經曾有月經但后來停經的情況則稱為繼發性閉經。繼發性閉經是指月經來潮后出現停經6個月以上者,或在月經稀發的婦女中停經達到3個正常的間隔周期者。青春前期閉經青春前期閉經:女孩6~9歲可從尿中查出去氫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鹽,10歲起迅速升高,此乃腎上腺功能初現的表現,來源于腎上腺的雄激素促使陰毛、腋毛出現,身材迅速長高,因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尚待進一步發育完善,雌激素水平尚低,子宮內膜增殖較差,還不會引起出血,故月經推遲來潮。初潮前這一階段未見月經來潮屬于生理現象,有些女孩在初潮后尚有一年半載的月經數月來潮一次,且為無排卵月經也屬正常。
2016-05-07 08: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2.經期延遲平時月經規律,月經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4.月經失調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5.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月經不調癥狀有①不規則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月經過少,經量及經期均少;月經頻發即月經間隔少于25天;月經周期延長即月經間隔長于35天;不規則出血,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出血全無規律性。以上幾種情況可由局部原因、內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②功能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③絕經后陰道出血。指月經停止6個月后的出血,常由惡性腫瘤、炎癥等引起。④閉經。指從未來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個周期以上,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后者為繼發性閉經。月經推遲7天是正常的,您的情況可以吃益母草顆粒來調理。祝您健康。
2016-05-07 09: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月經不調有多種表現形式,具體來說主要有月經提前、月經延遲、月經延長、月經先后不定等。
2016-05-07 09:13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2、經期延遲:經期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4、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婦科常見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在平時注意經期及性生活衛生,防止經、產期間上行感染,積極預防和治療可能引起經血潴留的疾病。經期應注意保暖,忌寒、涼、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襲;注意休息、減少疲勞,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應盡量控制劇烈的情緒波動,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時要防止房勞過度,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經期要注意飲食調理,經前和經期忌食生冷寒涼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經加重月經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熱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別濫用藥,應根據痛經的原因,辨證施治。
2016-05-07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