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下消化道出血的檢查項目較多,包括糞便檢查、血液相關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及核素掃描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6-03-03 08:51
1.糞便檢查:通過觀察糞便的顏色、性狀、潛血情況等,初步判斷出血的可能來源和嚴重程度。
2.血液相關檢查:如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測定,能反映貧血程度;血尿素氮測定有助于判斷出血量及是否存在腸道蛋白質吸收異常。
3.影像學檢查:小腸或結腸鋇劑灌腸可發現腸道的形態異常、占位性病變等。
4.內鏡檢查:小腸鏡或纖維結腸鏡能直接觀察腸道黏膜的情況,發現出血點、潰瘍、息肉等病變,并可進行活檢。
5.動脈造影: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下動脈造影適用于出血量較大、常規檢查未能明確出血部位的情況。
6.核素掃描:對一些隱匿性的出血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綜合運用這些檢查方法,有助于明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部位,從而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