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為門靜脈高壓癥的主要臨床表現。而門脈高壓癥主要是由肝硬化引起,亦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之一。門脈高壓癥的直接后果是門靜脈與體循環之間的側支循環的建立與開放。在門-體側支循環中最具臨床意義的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由于該處曲張靜脈容易受到門脈壓升高的影響;胸腔負壓作用使靜脈回流血流增多;胃內酸性反流物侵蝕食管黏膜;以及粗硬食物或飲酒所致損傷等因素而容易發生破裂出血,而成為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和致死原因。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另外兩大原因是:消化性潰瘍和急性胃黏膜病變,亦在一定程度上與門靜脈壓力升高有關。研究表明:門靜脈壓低于2.65kPa(27cmH2O)或肝靜脈壓力梯度小于1.6kPa(16cmH2O)時很少發生出血。因此,治療門脈高壓癥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門脈壓以控制和預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首次出血與再出血。
2015-12-20 1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