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飯后下腹持續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胃炎、腸痙攣、腸道感染、闌尾炎、泌尿系統結石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5-11-11 18:07
1.胃炎:胃黏膜的炎癥,可能導致胃酸分泌異常,飯后刺激胃黏膜,引起疼痛。癥狀還可能有胃脹、惡心等。治療常用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枸櫞酸鉍鉀等。
2.腸痙攣:多由腸道平滑肌強烈收縮所致,疼痛呈陣發性。可通過熱敷、按摩緩解,必要時使用山莨菪堿等藥物。
3.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腸道,引起炎癥反應,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需根據病原體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物,如諾氟沙星、阿昔洛韋等。
4.闌尾炎:初期疼痛位置不固定,后轉移至右下腹。確診后多需手術治療。
5.泌尿系統結石:結石刺激尿路,導致下腹疼痛,可能伴有血尿。較小結石可通過多喝水、運動排出,較大結石可能需體外碎石或手術。
總之,飯后下腹持續疼痛的原因較為復雜,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腹部 B 超、血常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