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喬偉光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便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肛裂、痔瘡、腸道炎癥、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如果出血情況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5-11-23 08:48
1.肛裂:肛管皮膚破裂,排便時疼痛伴出血。多因便秘、排便過度用力導致。治療以保持肛門清潔、局部用藥為主。
2.痔瘡:常見的肛腸疾病,可引起無痛性或疼痛性便血。多與久坐、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可先使用痔瘡膏、栓劑,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等,除便血還可能有腹痛、腹瀉。需藥物治療控制炎癥。
4.腸道息肉:息肉表面黏膜破損可出血。通常通過內鏡檢查發現并切除。
5.腸道腫瘤: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可出現持續性便血。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多采用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大便出血原因多樣,需綜合癥狀、檢查等明確診斷。日常要注意飲食均衡,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