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質疏松的三大誤區
人到老年后,容易得骨質疏松,但是如何能盡早發現自己是否得了骨質疏松,當出項哪些癥狀的時候,需要提高警惕,現在教你骨質疏松如何自我診斷,當出現以下癥狀時,要多加注意了。
骨質疏松如何自我診斷
骨骼變形:脊柱骨變形,彎腰、駝背、身材變矮。
骨痛:多為腰背酸疼,其次為肩背、頸部或腕踝部,可因坐位、立位、臥位或翻身時疼痛,時好時壞。
骨折:常見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部和髖骨。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并發癥,很多中老年人僅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發生骨折,如轉腰、咳嗽等,而并不一定都有外傷史。
另外,抽筋、乏力、易出汗等癥狀也是骨質疏松癥的常見表現。
如果您出現以上癥狀,則有可能是骨質疏松,此時,最好到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測,以便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否得了骨質疏松。
對付骨質疏松三個誤區要謹慎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認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松。其實不是這么回事。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后骨質就開始丟失。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并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愈骨質疏松。
誤區二:不辯病因
骨質疏松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松和繼發性的骨質疏松。針對不同類型的骨質疏松,治療手段也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并發癥。繼發性的骨質疏松,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松,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于原發性的骨質疏松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松屬于原發性骨質疏松,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盲目補鈣沒什么作用。
誤區三:補鈣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并會引起并發癥,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