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頸椎病的三大日常措施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數據顯示,我國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60歲左右的人患此病者高達50%,70歲左右的人幾乎達到100%。頸椎位于人體的特殊部位,一旦得病,不但危害頭頸,還可牽動全身。10~15%的頸椎病患者出現了下肢癱瘓或四肢癱瘓、大小便失控、臥床不起的癥狀。
臨床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病早期癥狀: 頸椎病患者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時會不自覺地掉落等;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硬,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
這些頸椎病的癥狀可能不會同時出現在每一個患者身上,而且頸椎病的癥狀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一些其他的疾病的初期癥狀也和頸椎病的癥狀非常相似,因此,大家在了解了頸椎病的癥狀有哪些之后也不要對號入座,如果出現一些頸椎病的癥狀,不要盲目吃藥治療,而應該到醫院檢查后,對癥診治。
三大日常措施預防頸椎病
一、工作每間隔1小時旋轉頸部一會兒
人體頸部的神經受壓有一定周期,一般來說1小時左右為周期極限,因此,如果職業上要求頸部長時間低頭、仰頭或進行其他動作時,要注意在1個小時左右休息一下,放松頸部,以避免頸部的超負荷工作。此時可讓頸部回復放松的狀態,并慢慢旋轉頸部。
二、升高或降低座椅與桌面以調整合適體位
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易發生頸椎病。
專家指出,坐姿應盡量自然,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一般辦公室座椅可通過升高或降低以與桌面電腦達到合適位置,從而讓頸部不太累,建議最好平視或稍微俯視電腦,避免仰視電腦,否則脖子非常容易疲勞。
三、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為好
專家指出,睡覺時的枕頭高低也會影響頸椎。枕頭應以個人的生理位為佳,一般來說枕頭要求厚度適中,不宜過高,寬度應達肩部,使頸椎受到承擔,能達到充分休息的理想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中間低、兩端高的形狀較好。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