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會出現的原因 三大日常措施預防頸椎病
頸椎在我們身體起著重要的作用,頸椎一旦出現毛病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了解頸椎病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治療。那么哪些原因導致的頸椎病的出現?
頸椎病出現的原因分析
頸椎病的發生與其生理功能及解剖特征有密切關系,頸椎活動范圍大,負擔頭頸活動的主要應力,所以容易發生退行性變,尤以第5—6和第6—7頸椎為多見。
頸椎間盤退變是頸椎病的主要病因,正常椎間盤髓核含水80%,纖維環含水65%,隨著年齡增長,含水量漸少,失去其韌性和彈性,纖維環變薄,在外力緩慢作用下即可造成椎間盤纖維環膨出、破裂或髓核突出和椎間隙狹窄。
繼之引起椎間各韌帶及小關節的關節囊松弛,椎間盤空虛,椎體間不穩。尤其當脊柱運動時,失去穩定和支持重量的作用。
椎體的異?;顒映?墒诡i椎各關節增加創傷磨損機會,久之致局部小出血、水腫。最終導致錐體上下繞骨質增生,關節突關節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或鈣化骨化。
以上的病理變化均可造成椎間孔變小及報管狹窄。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神經根、脊髓或椎動脈受刺激或受壓的相關臨床表現,即可診斷為頸椎病。
在患有頸部疾患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是否患了頸椎病。實際上頸椎退行性疾患是一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很相似的疾患,只有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后才可以進一步得出診斷,所以對于其他頸椎退行性疾患本手冊也有涉及。
頸椎病常見于中老年,是由于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組綜合癥狀。這類患者輕則常常感到頭、頸、肩及臂麻木、疼痛,重則行走時出現踩棉花樣感,雙下肢沉重、發緊,或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及癱瘓等。
三大日常措施預防頸椎病
一、工作每間隔1小時旋轉頸部一會兒
人體頸部的神經受壓有一定周期,一般來說1小時左右為周期極限,因此,如果職業上要求頸部長時間低頭、仰頭或進行其他動作時,要注意在1個小時左右休息一下,放松頸部,以避免頸部的超負荷工作。此時可讓頸部回復放松的狀態,并慢慢旋轉頸部。
二、升高或降低座椅與桌面以調整合適體位
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易發生頸椎病。
專家指出,坐姿應盡量自然,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一般辦公室座椅可通過升高或降低以與桌面電腦達到合適位置,從而讓頸部不太累,建議最好平視或稍微俯視電腦,避免仰視電腦,否則脖子非常容易疲勞。
三、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為好
專家指出,睡覺時的枕頭高低也會影響頸椎。枕頭應以個人的生理位為佳,一般來說枕頭要求厚度適中,不宜過高,寬度應達肩部,使頸椎受到承擔,能達到充分休息的理想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中間低、兩端高的形狀較好。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