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冬季如何預防痛經?其實痛經每個季節都可能會發生,只是冬季發生的幾率更高一些。專家表示,天氣變冷后,不少女性就會出現痛經,或原有痛經更嚴重的情況。專家指出:冬季痛經多是女性個人體質虛寒,或不良生活習慣使喜溫的子宮受涼所致。
寒冷的冬季,女性痛經的情況比其他季節多發,主要癥狀為痛經和月經量減少。而此病與腎陽虛相關,腎陽虛引起宮寒,進一步引起月經后期、血滯、沖盈失調,血塊不能按時排出子宮。下半身著涼會直接導致女性宮寒,而宮寒造成的淤血,會使白帶增多,陰道內衛生環境下降,從而引發盆腔炎等疾病。
冬季多見于寒濕凝滯型痛經,因此在冬季寒冷的天氣里,一定要注意經期保暖,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盆腔部位。而只要做好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女性就可以避免許多婦科疾病。
如何預防冬季痛經?冬季天氣較冷,痛經患者也會增多,其中以未婚姑娘最為多見。除了保暖之外,冬季痛經最好的辦法是用藥膳進行調理。
(1)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
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
(2)忌生冷,宜溫熱
月經期如食生冷,一則傷脾胃礙消化,二則易損傷人體陽氣,易生內寒,寒氣凝滯,可使血運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3)忌酸辣,宜清淡
為保持營養的需要,飲食應以新鮮為宜。新鮮食物不僅味道鮮美,易于吸收,而且營養破壞較少,污染也小。
中藥泡腳 治療三類痛經
1、陽虛寒盛型
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治應溫經散寒止痛。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2、氣虧血虛型
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輕微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治宜補氣養血調經。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可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3、氣滯血瘀型
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治應調和氣血,化瘀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 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可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 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
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出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大腳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復利用幾次。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3個月。
所有適齡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不過專家提醒,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中藥泡腳治痛經,對證選用才有效。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寒冷的冬季,女性痛經的情況比其他季節多發,主要癥狀為痛經和月經量減少。而此病與腎陽虛相關,腎陽虛引起宮寒,進一步引起月經后期、血滯、沖盈……詳細>>
女人每個月總會有那么幾天--例假的到來,有些女性卻是非常害怕,因為痛經。痛經非常難受,坐立不安,還會給身體帶來一定危害。其實,女性痛經是……詳細>>
對于女人來說,對于痛經一定不陌生,這是一種會給女人帶來無盡煩惱的病癥,它會讓女人出現腹部疼痛,腰酸,乏力等情況,但不少人認為痛經是女人經……詳細>>
痛經是困擾著很多女性的問題,但是有很多女性會由于疼痛而選擇靜靜坐著,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健康的,因為久坐不動會導致下半身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詳細>>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發冷,泛惡欲吐等癥狀,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中醫認為,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