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痛是什么?體征有哪些?
功能性腹痛綜合征(FAPS)是指持續的或經常復發的腹部疼痛,該病癥與腸道功能無關,而與內源性疼痛調節系統的改變密切相關,采用當前的診斷方法,不能發現可以解釋該病癥的結構或代謝異常的一類的綜合征引。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臨床表現
FAPS患者習慣用手保護腹部,表現出腹痛很嚴重或不愿意讓醫生檢查腹部,甚至因恐懼而閉眼。患者在陳述病史時,往往對腹痛描述得非常形象,但體格檢查時,卻不能明確指出腹痛最劇烈的部位。
FAPS患者可有肌衛,但當其注意力分散后,肌衛可減輕或消失。當患者仰臥位存在腹壁觸痛時,若抬頭、抬軀干或下肢使腹肌變緊,也可引起類似的腹壁觸痛或使觸痛加重,即卡爾內(Carnett)征,這種征象常見于功能性疾病,但也可以見于半月線疝、腹直肌鞘血腫等器質性疾病。
當檢查腹部壓痛時,FAPS患者常訴有多部位壓痛或廣泛壓痛,但對壓痛的軀體反應與表情反應往往不一致。醫師在反復觸診后可發現壓痛部位不固定,在分散患者注意力后,壓痛并不明顯。檢查反跳痛也存在同樣的情形。
此外,羅馬Ⅲ專家委員會還列舉了閉孔肌征、腰大肌征等體征來鑒別FAPS與腹部炎癥。
FAPS患者強調腹部包塊的存在,事實上,患者所指腹部包塊常為生理性的,如劍突、乙狀結腸袢等。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擬診斷為FAPS的患者,一方面要通過體格檢查尋找支持診斷的體征,同時也要注意排除或發現器質性疾病,如腹部動脈瘤,有1/3是在仔細腹部觸診時被發現的。
病因
FAPS的病因尚不明確。由于FAPS患者經常伴有某些精神癥狀或心理異常傾向,如焦慮、抑郁或軀體化癥狀,而且慢性腹痛在抑郁癥患者中十分多見。提示中樞神經系統在FAPS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近期的某些研究用功能性磁共振檢查(fMR1)發現FAPS患者在大腦皮層的某些部位產生的菜些具有神經生化活性的物質可以影響FAPS癥狀的產生,提供了該癥引發的功能障礙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具有聯系的證據。再結合FAPs的癥狀特點及小劑量的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對其治療有效,說明FAPS很可能是一種中樞神經源性的疼痛。盡管如此。目前仍未能排除其他因素,如神經內分泌機制對FAPS發病的影響。
FAPS與多種精神心理疾患和應激事件關系密切,臨床研究顯示功能性胃腸病與早期的負面生活事件和社會心理因素有關,FAPS的發病可能是由遺傳易感性和社會心理因素共同引發。在一個針對因軀體化功能障礙就診的人群的研究中,腹痛被認為是僅次于頭痛和背痛的第三大常見的病因。盡管本文把FAPS作為一種功能性胃腸病加以討論,但其也可歸類于一種精神疾病。在精神病學的范疇中,FAPS被定性為一種軀體感覺疼痛障礙。除了患者的精神狀態、社交技巧、負面生活事件和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影響FAPs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治療的反應外,既往外傷史也是導致患者痛覺過敏的可能因素。
治療措施
一般治療
確定治療目標,應向患者講明,FAPS與慢性關節炎等疾病一樣,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改善功能。FAPS患者須定期隨診,一般隨診2、3次后,就可建立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此后可延長隨診時間,減為每2~3個月1次。
讓患者主動參與治療;患者主動參與治療有助于控制病情。讓患者記幾周病情日記,特別是記錄腹痛發生的誘因及腹痛時的情緒反應。這不僅可了解誘發病情加重的因素,有助于發現患者面對腹痛時的反應,也有助于精神科專家選擇適當的行為治療策略。
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制定治療方案;中等度間斷腹痛,且腹痛發生與心理應激顯然有關的患者,往往對心理治療的反應良好。也可先給予抗抑郁藥(如TCA),患者在接受TCA治療使腹痛減輕后,便漸漸能夠接受心理治療。
向精神專科醫生咨詢;患者一般不愿去看精神科醫生,因為他們不了解精神治療的益處,擔心這會影響自己的聲譽,或者覺得這只是內科醫生的推托之詞。因此,心理治療最好作為緩解腹痛和精神壓力的輔助治療,應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多學科合作治療疼痛;多學科合作的疼痛治療模式可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綜合、合理、有效的康復治療,有助于緩解難治性慢性疼痛,可幫助患者逐漸擺脫止痛劑。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是可能會發現原來漏診的疾病。
藥物治療
抗抑郁藥和抗焦慮;抗抑郁藥尤其是三環類抗抑郁藥(TCA)可同時發揮止痛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緩解FAPS患者的疼痛。目前僅有少數臨床對照試驗,且試驗結果尚不一致。與較新的抗抑郁藥(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比較,TCA緩解疼痛更為有效。更新的抗抑郁藥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在緩解疼痛方面更為有效。
僅在中重度FAPS患者中應用抗抑郁藥。癥狀高度軀體化的患者若不能耐受常規量抗抑郁藥,可先用極小量TCA,逐漸加量,或加用其他藥物,或聯合心理行為治療,這是極為必要的。
應告知患者抗抑郁藥治療FAPS的有關知識:①改變腦內神經遞質,減輕疼痛感覺;②所用劑量遠低于精神疾病的用量;③用藥幾周后起效;④副作用將逐漸減小。
因長期應用苯二氮類藥物可能產生依賴性或成癮以及有可能降低痛閾、加重癥狀,不推薦長期服用。 止痛藥物;多數止痛劑(如阿司匹林和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療效甚微,可能與藥物作用靶點主要在外周有關。
應避免使用麻醉類止痛藥,因為其不僅有使患者成癮的可能,且可能會引起麻醉劑腸病(是指長期使用麻醉劑可導致腸道動力低下,痛覺敏感性增加)。若患者腹痛難以忍受,確實需要麻醉劑,醫生應遵循麻醉劑的用藥原則用藥。
患者若長期服用麻醉劑,醫生須向患者建議在幾天至幾周內逐漸停用,減量速度根據患者所服劑型及對藥物的依賴程度來調整,必要時可短期服苯二氮類藥物,以控制焦慮。可樂定有助于減輕藥物撤退帶來的不適癥狀和疼痛。同時啟動包括多種藥物和行為治療的綜合治療計劃。
抗驚厥劑;抗驚厥劑對慢性神經痛等慢性疼痛綜合征有一定的療效,且副作用較少,相對比較安全,成癮性較小,可阻斷疼痛和抑郁之間的惡性循環,用來替代TCA。其中研究較多的是加巴噴丁、卡馬西平和拉莫三嗪。對一些難治性FAPS患者,可將抗驚厥劑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其他藥物 因為失眠可加重患者疼痛的感覺,打破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之間的惡性循環極其有利。藥物(鎮靜類抗抑郁藥、安眠藥、鎮靜類抗精神病藥)和非藥物療法(控制刺激強度、限制睡眠、肌肉放松訓練)均可使用。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胃間歇性痛伴脹痛和燒胃是何原因?
2024-10-24手術后肚子脹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2024-10-24服用硫唑嘌呤后惡心該如何處理
2024-10-24小肚子疼,定坤丸吃完還需再吃嗎?
2024-10-24孕婦能否服用保濟丸
2024-10-24男性雌二醇偏高、肝氣郁結、腎虧兩虛能
2024-10-24有便意卻拉不出,蹲下放屁后仍有便意,
2024-10-24十二指潰瘍反復如何有效應對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