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娜 醫師
山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發生的炎癥,通常由細菌感染、宮腔操作、激素失衡、免疫力下降等引起。多數子宮內膜炎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可以治愈,但部分病情復雜或延誤治療的患者,可能治療難度較大。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病因:細菌感染是常見原因,如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宮腔操作如刮宮、分娩等可能損傷子宮內膜引發炎癥;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尤其是雌激素過高,可能影響內膜狀態;免疫力低下時易受病原體侵襲。 2. 癥狀:患者常出現下腹疼痛、白帶增多、月經異常等癥狀。 3. 檢查:通過婦科檢查、B 超、血常規等檢查明確診斷。 4. 治療:輕度炎癥一般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也可結合物理治療促進炎癥吸收;若有宮腔積膿等情況,可能需手術引流。 5.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減少不必要的宮腔操作;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總之,子宮內膜炎并非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同時注意預防,以促進康復。
2024-12-17 23: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皓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子宮內膜的慢性發炎叫慢性子宮內膜炎.可由急性子宮內膜炎轉變而來;也可由長期的輸卵管炎或嚴重的子宮頸炎擴散而成;宮內避孕器,分娩或流產后有少量胎盤殘留及胎盤附著部的復舊不全也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多數女性會出現腹部不適或疼痛的現象.
2014-01-15 23: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 治療時除主要應用抗生素外,尚須除去明顯的誘因,如取出宮內避孕器,清除子宮腔殘留的胎盤組織、子宮內膜息肉等,有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內膜癌時則應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有子宮腔積膿者應予擴張宮頸口,促使膿液引流待炎癥控制后做診斷刮宮,以排除癌腫存在。慢性者有時也可考慮做理療。
2014-01-05 09: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淑英 醫師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昌吉分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叭 好好保護!
2013-12-27 09: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