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桂省 主任醫師
濟南血液醫院
其他
婦科診療中心
-
重度胃下垂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胃部疾病,其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腹部肌肉力量薄弱、胃韌帶松弛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穴位埋線治療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個體差異,效果并非絕對,還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患者身體狀況等。 1. 發病機制:腹部肌肉力量不足,難以支撐胃部正常位置;胃韌帶松弛,對胃部的固定作用減弱;長期暴飲暴食,增加胃部負擔,導致胃下垂。 2. 癥狀表現:上腹部飽脹、疼痛,尤其在進食后加重;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食欲減退。 3. 常規治療:飲食上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服用促進胃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進行腹部肌肉鍛煉,增強腹部力量。 4. 穴位埋線原理:通過在特定穴位埋入可吸收線,持續刺激穴位,調節胃腸功能,增強腹部肌肉收縮力。 5. 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穴位埋線的反應不同,部分患者效果顯著,而有些可能效果不明顯。 總之,重度胃下垂患者可考慮穴位埋線治療,但應在專業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綜合治療方案。
2024-12-18 04: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朋友胃下垂是指胃的全部下降到不正常的位置,具體的說就是站立時,胃小彎的最低點降到了髁嵴連線以下,胃的下緣到達盆腔內.多見于無張力型胃(魚鉤型胃)尤以瘦高女性多發.胃下垂往往同時伴有腎,膽囊等其他臟器下垂.胃下垂由于常引起胃排空障礙,容易伴發慢性胃炎. 產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為膈肌和其他懸吊胃有關的韌帶力量不足,腹內壓下降和腹肌松弛等.經產婦女,多次腹部手術有切口疝,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進行性消瘦者,經常臥床少活動者,也容易產生胃下垂.
2013-05-14 15: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胃下垂治療驗方 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時胃的下緣下降到盆腔的現象。癥見進食后有明顯的飽脹、壓迫感覺,經常噯氣,或食后上腹隱隱作痛并感腹部沉重下垂。但平躺片刻后多有減輕或消失。 驗方組成:蓖麻子10粒升麻6克元胡3克 用法用量:搗爛調醋,敷百會穴三十分鐘,敷藥前先服補中益氣湯。 運動鍛煉治療胃下垂 對于體形消瘦者的胃下垂治療,運動鍛煉是最好的方法。經常鍛煉身體可使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對于胃下垂的恢復是非常有益的,但注意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如跳高、跑步等。最適宜胃下垂治療的運動項目是柔軟體操、單杠、雙杠、游泳等,這些運動有利于腹壁肌肉力量的增加和胃腸肌肉的緊張度加強,病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適當選擇。在鍛煉的過程中,應逐漸增加運動量,由少到多,長期堅持,持之以恒。 在運動鍛煉的同時應加強飲食營養。因為胃下垂的人大多食量較小,所以選擇的食物應富有營養,容易消化而體積又小。食物搭配上應注意動物蛋白和脂肪酌量多一些,蔬菜和米面類食物少一些,并可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增加次數,減輕胃的負擔。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一些藥物,如中藥補中益氣丸等進行治療。
2013-05-14 15: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曉峰 副主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胸外科
-
這種情況建議吃胃力康顆粒治療,養養成天天吃早飯的好習慣,長期不吃早飯者易產生疲勞平常日常飲食自己一定要注意,別吃辛辣刺激性的日常飲食,別過冷過熱日常飲食,不是大病,自己多注意
2013-05-10 15: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