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禤慶山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科
-
鱗狀上皮細胞炎性改變通常指示宮頸區域存在炎癥反應,可能由感染、物理刺激、化學刺激等因素引起,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機械性損傷、化學物質刺激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01-24 16:21
1.細菌感染:常見的細菌如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可引發宮頸炎癥,導致鱗狀上皮細胞出現炎性改變。
2.真菌感染:念珠菌等真菌感染也是原因之一,可能會造成局部炎癥反應。
3.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長期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細胞發生異常變化。
4.機械性損傷:如性行為過程中的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也可能導致宮頸炎癥。
5.化學物質刺激:使用某些洗液、避孕工具等含有化學成分的產品有時也會引起局部刺激和炎癥。
面對鱗狀上皮細胞炎性改變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通過進一步檢查確定具體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接受針對性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有助于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它屬于癌前病變,還不是人們所說的癌.因為這種病變,大部分人可以逆轉為正常,特別是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部分病人可以維持在原有的病變狀態;一小部分人可進展為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等.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臨床經過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的低度,中度及重度上皮內病變,特別是中度或高度的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其中實際包含有極少的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的存在.這是因為,所取得的組織是臨床通過活檢鉗咬取的很小的組織.它在某種個別情況下,還不能完全反映宮頸病變的全貌,這里有醫生經驗的差異等因素.這是常規咬取活檢所存在的問題.所以,在一定的情況下我們提倡小組織多點活檢.另外對中,高度上皮內病變的患者進行宮頸錐切治療.這種治療我們稱之為診斷性治療.就是說在手術或高頻電刀錐切治療后,最終標本經病理檢查仍診斷為中,高度上皮內病變,即該病人已經達到了預防宮頸癌發生的治療目的.當然,這部分病人還應定期隨診,特別是HPV感染者或錐切組織經病理檢查診斷為原位癌,早期浸潤癌的患者,錐切處理原則上只達到了一個診斷的目的.臨床仍需要根據病理檢查的最終結果及切緣情況,做嚴密隨診或進一步的擴大手術范圍,采用其它手段的治療.
2013-12-29 09: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問題分析: 好,你應該是得了慢性宮頸炎,慢性宮頸炎是已婚婦女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據調查,已婚婦女半數以上都患有此病.由于宮頸炎和宮頸癌的發病有一定的聯系,因此給患病婦女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慢性宮頸炎可能繼發于急性宮頸炎之后,亦可以發生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宮頸裂傷之后,因其損傷為外界細菌侵入創造了條件.宮頸粘膜具有非常復雜的皺襞和間隙,病原體侵入其深處腺體后很難徹底治愈,從而導致病程遷延反復而成為慢性炎癥.意見建議:慢性宮頸炎包括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臨床常見的宮頸糜爛的屬于“假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侵潤,使覆蓋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但是這一糜爛面很快會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為假性糜爛.我們說的宮頸糜爛多屬于這種,因為真性糜爛過程很短,被假性糜爛所覆蓋.所以你有鱗狀細胞炎性反應,說明你有宮頸炎癥,建議你去專業醫生那采取好的治療.
2013-12-25 09: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你好,據你所述,鱗狀上皮細胞炎性改變就是有局部炎癥的情況,有癌變的可能的,所以需要進一步檢查HPV-DNA和陰道鏡檢查,必要時陰道鏡指引下取活組織送病理檢查比較妥當。
2013-12-21 10: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鱗狀上皮細胞是宮頸局部的正常上皮細胞,有炎性反應性改變提示有宮頸炎的可能,由于現在只是顯微鏡下的微觀檢查結果,還需要結合肉眼內診和陰道鏡檢查綜合判斷宮頸局部情況。檢查是否有宮頸糜爛 宮頸息肉 宮頸肥大等問題。要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懾入。
2013-11-21 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