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黃疸的鑒別診斷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膽紅素的來源、生成過程、代謝情況、排泄障礙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伴隨癥狀等。 1. 膽紅素來源:溶血性黃疸是由于紅細胞破壞過多,膽紅素生成增加;肝細胞性黃疸是肝細胞受損導致膽紅素攝取、結合及排泄障礙;膽汁淤積性黃疸則是膽汁排泄受阻。 2. 發病年齡:新生兒黃疸常見于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成年人黃疸可能與肝炎、肝硬化、膽石癥等有關。 3. 伴隨癥狀:伴有發熱可能提示感染;伴有右上腹疼痛多見于膽道疾病;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常與肝臟疾病相關。 4. 實驗室檢查:血清膽紅素測定可明確膽紅素升高類型;肝功能檢查有助于判斷肝細胞損傷程度;腹部超聲能發現肝膽系統的結構異常。 5. 病史:有輸血史可能是溶血性黃疸;長期飲酒史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病引起黃疸;藥物使用史也可能是藥物性肝損傷導致黃疸。 總之,黃疸的鑒別診斷需要綜合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病史等多方面信息,以便明確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2024-12-18 04: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傳波 副主任醫師
臨沂靜脈曲張醫院
其他
眼科
-
黃疸只是一種癥狀/體征,并非疾病。對于黃疸的診斷并不難,但是鑒別診斷很重要。只要血清膽紅素濃度為17.1~34.2umol/L(1~2mg/dl)時,而肉眼看不出黃疸者稱隱性黃疸。如血清膽紅素濃度高于34.2umol/L(2mg/dl)時,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則為顯性黃疸。
2014-01-12 19: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洪順 醫師
江蘇省海濱康復醫院
二級
內科
-
1,流行病學:發病前45天內有吃不潔食物史或飲不潔生水或與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觸史.2,癥狀:近一周左右出現的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發熱,乏力和納差,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3,體癥: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4,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ALT)明顯異常.5,HAV標志檢測:血清抗HAV-IgM陽性或雙份血清HAV-IgG呈4倍升高者 除符合上診斷條件,且血清膽紅素大于17μmo/L,尿膽紅素陽性,或臨床上有鞏膜,皮膚黃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黃疸者可確診.
2013-11-19 10: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