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東升 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霉菌性陰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見外陰陰道炎癥。治療時,使用乳酸菌素片可能有一定輔助作用,包括調節菌群、增強局部抵抗力等。同時,還需綜合其他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注意個人衛生、改善生活習慣、避免誘因、定期復查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制霉菌素栓劑等,需遵醫囑按療程使用。 2. 注意個人衛生:每日清洗外陰,勤換內褲,內褲用開水燙洗并在陽光下晾曬。 3.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4. 避免誘因:如長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穿緊身化纖內褲等。 5. 定期復查:治療結束后 7-14 日及下次月經干凈后進行復查,連續 3 次陰性才算治愈。 霉菌性陰道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措施,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積極治療,并注意預防復發。
2024-12-18 09: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是指腦底或腦淺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而言。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腦底或腦淺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而言。蛛網膜是覆蓋在腦表面的腦膜的一種,它們浸泡在腦脊液中。在此處的出血雖是腦中的出血,但有時也有血液從該部位漏出的情況。因為腦外傷等均可引起蛛網膜下出血。自發的(原發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通常是由先天性顱內動脈瘤破裂所造成。較少見,但作為原發病,也有因腦動脈瘤破裂和腦動靜脈畸形而引起出血。青年時期的蛛網臘下出血多見諸于后者。也可由真菌(細菌)性動脈瘤,動脈硬化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或出血性疾病所引起。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在40-65歲期間最為常見。原發性蛛網膜下出血,多數是先天性的,幾乎不能事先預知。發病前多伴有劇烈的頭痛,意識障礙,也有在五分鐘內猝死的。摘除大腦半球也有幸免于死亡者。至今仍弄不清楚,為何僅有部分出血即呈現出如此劇烈的反應。如在腦脊液中混凝土有血液,恐怕都會帶來不良的后果。在發生破裂之前,動脈瘤可以不引起任何癥狀,但預警性滲漏出血往往伴有輕微頭痛。突發的劇烈的頭痛,如果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以及腦脊液檢查都正常,一般并不繼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更常見的是發生緊張型頭痛或偏頭痛。 不過,對任何新發病的頭痛,或原有頭痛但頭痛性質發生變化的病例,必須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或正在擴大的動脈瘤。有少數動脈瘤可以通過對鄰近結構的壓迫而產生癥狀。外眼肌癱瘓,復視,斜視以及面部疼痛提示第3,4,5,6顱神經的受壓。視力喪失和雙顳側視野缺損提示視交叉受壓,壓迫視束可引起雙側不一致的同向偏盲。一旦動脈瘤發生破裂,通常出現急性劇烈的頭痛。病人可能以頭痛為唯一的發病癥狀,或者可能表現出程度不定的神經障礙,或者出現意識的變化。血液混入腦脊液后對腦膜產生刺激,促使顱壓增高,引起頭痛,嘔吐,頭暈以及脈搏與呼吸頻率的改變。偶爾出現抽搐發作。發病初期通常并無頸項強直,除非有小腦扁桃體疝入枕骨大孔的情況。但在24小時之內,可出現中度至重度的頸項強直,Kernig征和雙側巴賓斯基征。在開始的5-10天內體溫可有升高;病人常繼續有頭痛與精神錯亂。由于出血也可能進入腦實質,或伴發血管痙攣與缺血,在25%左右病例中可出現局灶性體征(一般包括偏癱)。在動脈瘤未經外科治療的病例中再出血相當常見。
2013-12-19 08: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可口服伊曲康唑或靜脈注射氟康唑等,再加外用藥達克寧栓治療指導意見:平時要注意衛生 ,勤換內褲。內褲、毛巾用后應煮沸消毒。 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說新鮮蔬菜和水果醫生詢問:
2013-12-16 08: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你好,如果患有霉菌性陰道炎的話,乳酸菌素片多用于腸內異常發酵、消化不良、腸炎和小兒腹瀉,是不可以用于治療霉菌性陰道炎的,可以采取達克寧硝酸咪康唑陰道軟膠囊、達克寧栓、克霉唑進行治療,另外還可以口服尹曲康唑膠囊、制霉菌素。
2013-12-10 09: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